-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淡化“戶籍貴族”,強調“常住人口”
蔡繼明:制約著城鎮化發展的一個嚴重障礙還是戶口問題。戶口背后所包含的,或者說它隱藏著很多含金量,這里面有就業、住房保障、醫療、教育、社會保障等等,所有這些制度如果不改革,戶籍制度是不可能取消的,即使表面上給你一個戶口,它也是內外有別,比如藍印的、紅印的,什么年代進來的,也要給你一個區分。提高城鎮化進程的質量,不僅是讓進城務工的農民,還包括從不同的城市進入到大中城市的居民,都能夠享受到當地原居民同等的待遇。
樊綱:“十二五”規劃的一個重點就是推進農民工市民化,這是城鎮化的核心。我們經常用一個詞,叫“戶籍貴族”,即擁有戶籍的居民在當地享受的公共服務是很高水平的。而按照現在的“戶籍貴族”的辦法來實行農民工市民化太慢了,何況拿有限的財力讓一個一個的農民工都有了城市戶籍,并給他們提供那么高的福利是做不到的。所以要加強常住人口的概念,采用雙軌制,戶籍繼續供給,但是新的財力集中到新的常住人口上,首先提供基本保障,然后逐步擴大、逐步增加。雖然沒有一步到位走到“戶籍貴族”的水平,但應使農民工們慢慢覺得這個城市也是他們的城市,可以有一些公共服務品能夠提供給他們,使他們在城市里一代一代地住下來。
尊重農民意愿是底線
傅軍: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大量農村人口轉變為城市人口將產生巨大的住房需求。然而近年來地價和房價的過快上漲一方面抬高了城鎮化建設的成本;另一方面使農民工無力在城鎮定居,導致“土地城鎮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鎮化”速度,難以實現真正的城鎮化。國家在抑制商品房價格過快增長的同時,要進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的力度,為農村人口和貧困人口的城鎮化提供住房保障。
蔡繼明:這些年來我國城市化空間擴展的速度遠遠超過了人口城市化的速度,但這種城市化道路受到18億畝耕地紅線的限制,因此,城市里各個地方都在大拆大建,有的提出“三年大拆大建大變樣”,目的就是在原有的土地進行拆遷,騰出新的土地用于商業開發。而農村也出現了拆舊村建新村,舊村改造,一些農民“被上樓”的情況。農民進城或者留鄉應該是自愿的,愿意“上樓”,還是愿意住自己的平房,應該照顧他自己的意愿。另外,隨著大量人口進城,許多地方的新農村建設沒有立足于長遠發展,出現了空殼村、空殼鎮。因此,對農民“上樓”問題還是應該慎重一些。
李成貴:要理性地看到,在合理科學規劃下,有序地推進農民的集中居住是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比如,有的自然村莊很小,二三十戶人家,甚至在半山腰,這樣的村莊搞基礎設施建設,比如修一條道路來供水、供氣、供電,成本過高。適當地集中,而且集中以后還可以節約出寶貴的土地,因此不能簡單否定拆村并居。當然,有些地方在這個過程中有些激進也是錯誤的。究其原因,主要還是盯著農民的土地,即宅基地和村莊建設用地。
拆村并點建立新型農村社區要本著幾條原則:一是要充分尊重農民的意愿,讓農民選擇,尊重農民意愿是底線;二是要搞好規劃,要體現科學發展,要有一個理性、平和、從容的心態;三是拆遷并居征地出來的土地歸農民,土地所得的絕大部分收入也歸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