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新華網北京3月2日電 (記者齊中熙、樊曦) 兩會召開在即,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一些代表委員提出,大力發展實體經濟,不僅僅是應對當前復雜的經濟形勢之策,也是改善民生的需要。
包括農業、制造業以及傳統服務業在內的實體經濟,是社會財富的基礎,是綜合國力的基礎,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質基礎。今年,中國面臨的內外部經濟環境極其復雜、也極具挑戰。外部,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增長乏力;國內,通脹壓力猶存,部分小微企業資金緊張、生產經營困難。為解決這一問題,中央提出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
實體經濟不同于虛擬經濟,可以制造出實實在在的產品,提供實實在在的服務,創造出大量的就業崗位,而這些,恰恰是民生的基礎。實體經濟健康發展,民生基礎才能穩固,廣大人民群眾也可以從中獲取實實在在的利益。反之,實體經濟不穩不強,所謂民生工程也往往容易成為“空中樓閣”。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國家相繼公布了工業轉型升級規劃、現代農業發展規劃和質量發展綱要等重要藍圖,傳遞出中央加快打牢實體經濟基礎的強烈信息。大家希望有關部門和各地堅決落實中央的決策,根據各自特點,在加強對實體經濟方支持上所作為,增加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積極推動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促進企業產業優化升級等。這說是兩會代表委員的心聲,也是廣大群眾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