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3月9日,楊禹對我們農業發展進行點評。
楊禹兩會熱評
中國農業實現了“八連增”后,我注意到搞農業的同志們壓力都很大。今天上午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梅地亞中心面對中外記者提問,談到農業今年能不能夠繼續實現增產的時候,用語非常謹慎,他說我要同事們一起來努力避免出現糧食拐點。其實中國的農業科技能不能夠進一步地發揮對農業生產的推動力,這一點大家非常關心。今年中央的“一號文件”也談到了,我們怎么來看待這個問題?怎么來看待新的著力點?
我用三張圖來概括這三個著力點。首先是一粒種子,這一粒種子解決的是什么問題?解決的是中國農業的制高點問題,農業的發展、特別是農業科技產量帶來的影響力,在過去這些年,主要通過改進農田,包括施各種化肥,但是這種潛力其實已經用得差不多了。今后的潛力,特別是提高單產的潛力主要在于兩種,我們雖然是一個農業大國,產量很高,但是您知道嗎?我們90%以上的高端的蔬菜、花卉,50%以上的生豬蛋肉雞,以及奶牛的品種,都還要依靠進口,我們要提高糧種的推動力,可不能僅靠袁隆平院士那一個團隊的成果呀。
這個圖是兩只手,這是誰和誰的手呢?是農業基層科技推廣人員和我們廣大農民兄弟的手,農業科技不能只待在實驗田里邊,恐怕他的工作的場所就是跟廣大的農民在一起,他們能不能夠時刻緊緊握在一起,并且發揮作用,非常重要。今天我們農業科技基層的推廣服務仍然存在著體制不順、機制不活、投入不夠、人員不足的這樣的一個局面。
這張圖大家看到了是三個人,哪三個人?這個是農業的科技人員,另外一邊是農業基層的服務推廣人員,站在中間的當然就是我們種田的主體農民,今年中國誰來種地的問題,仍然非常重要,當我們的兩只手為我們解決了農業科技推廣最后一公里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還要靠這三個人來解決今天中國誰來種地的問題。要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僅僅靠現在的農民不夠,因為他們背后的農業科技人員是他們最重要的支撐。
我們關心中國農業科技的推動力,其實就關心這三點,關心這“一粒種子”,關心這“兩只手”,和關心這“三個人”,這樣我們就去努力地解決中國農業科技當中的制高點問題、最后一公里問題以及誰來種地的問題。
如果您對中國農業的發展有自己的看法,可以在我的新浪微博上,我們繼續進行討論,把這三個問題抓住了,我想中國農業科技對于農業增產、穩產,進一步提高農民收入,都會帶來我們所期待的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