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市規劃局局長李亮?
10月17日至19日,2012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將在昆明舉行,這是昆明首次承辦國內規劃領域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學術盛會。
“年會在昆舉辦,是全國規劃行業對昆明規劃工作的高度肯定和認可,也是提升昆明城市規劃發展水平的機遇。昆明市將廣泛邀請參會專家學者‘把脈’城市規劃建設,提高城市的知名度,讓新昆明更美更宜居”,昆明市規劃局局長李亮表示。
昆明規劃工作被認可
李亮介紹說,中國城市規劃年會由中國城市規劃學會主辦,該學會匯集了城市規劃行業的精英,代表了當今中國城市規劃領域的最高學術水平。每年一次的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學術性強、信息量大,業內參與度高,年會主要圍繞行業發展需要,加強前瞻性研究,保持學術前沿地位,探討當前城市規劃工作中面臨的一系列熱點、難點問題,做好政府決策參謀。
近年來,昆明城市規劃取得的成績得到了國內相關行業領導及專家的肯定,高起點、高標準、高品位的“昆明模式”吸引了很多國內同行前來學習交流。在南京召開的2011年中國城市規劃年會上,昆明憑借規劃工作取得的優異成績,以及未來發展的代表性,從各申辦城市中脫穎而出,成功申辦獲得2012年規劃年會承辦權。
年會主題針對性強
“十二五”期間是我國社會經濟轉型的關鍵時間,在未來的城鄉發展過程中,無論是發展理念、發展路徑的選擇或者政策取向,還是在社會利益構成、社會群體組織、社會經濟運作方式等方面,都將出現愈加多元的狀態。多元化的社會經濟狀況,既是創新形成的基礎,也是創新能夠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因此,如何在創新萌發時期容納創新力量的生成、培植創新因素的發展,如何在社會經濟格局調整過程中保證社會利益的公平,保障弱勢群體的權益和生活需要,事關我國社會經濟長遠持續的發展。
本屆年會選擇“多元與包容”為主題,旨在通過學術研討,推動規劃創新,以更好地承擔起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責任。
今年年會將主要探索以下課題:城鄉和區域的差異化發展與協調、統籌的策略;主體功能區引領下的城鄉發展方式與路徑的多樣性及其規劃對策;中國特色城鎮化之路與城鄉特色建設的研究;基于社會公平的城鄉空間發展資源配置;以生態效應為準則的城鄉發展模式選擇與空間策略;價值多元背景下的城鄉公共服務體系一體化建構對策;城市活力與創新氛圍營造的規劃對策;城鄉文化傳承與創新策略;非正規經濟、非正式空間的包容性發展與規劃對策;城鄉弱勢群體發展的空間需求與規劃對策;適應不同需求的公共設施、基礎設施的體系化建構與具體策略;多元利益訴求下城鄉規劃運行的機制與體制創新;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城鄉規劃方法與技術;基于可持續性原則的城鄉規劃評估方法體系研究;推進公眾有效參與城鄉規劃的制度建設和操作方法研究等。
3500名規劃精英將齊聚昆明
為了辦好本屆盛會,本次年會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市里專門成立了規劃年會籌備工作領導小組,由陳勇副市長任組長,多個相關部門和單位參加了籌備組織協調工作。
市規劃局作為具體承辦單位,從去年獲得舉辦權就積極開始了籌劃準備工作,成立了規劃年會籌備工作組,下設8個小組,開展了大量的組織協調、會務資料、服務保障和宣傳推廣等工作。同時,還抽調工作人員赴南京學習去年成功舉辦年會的經驗。目前,年會的報名工作、論文征集、考察線路安排、交通組織、會場賓館預訂等各項工作正有條不紊地開展。
本次年會預計將有3500多名會議代表參會。其中,包括國家住建部和省市的領導、全國各地的城市規劃建設主管部門的領導、國內著名專家和學者、規劃編制單位的技術人員、大專院校的師生,以及海外和港澳地區的專家學者等。
可以說,規劃年會的召開對于昆明規劃工作是恰逢其時,有著積極的影響和深遠的意義。這么多高層次的領導﹑高水平的專家學者和規劃同行匯聚昆明,既可以對我們過去的規劃實踐進行檢驗和評估,也可以為我們今后的規劃工作提出大量有建設性的意見。同時。年會的舉辦,將有助于提高昆明城市的知名度,向全國綜合展示和推介新昆明的規劃建設成就;有助于規劃管理部門宣傳城市規劃的重要性,擴大政府及其各部門對規劃問題的關注,提高市民的規劃意識。
更重要的是,圍繞大會主題討論,就像一次高密度、高強度的規劃“頭腦風暴”,通過直接聽到著名專家學者對城市規劃與建設的咨詢和建議,可以促進昆明的規劃工作進一步打開思路,開闊視野,提高規劃意識和工作水平,也能促進本地專業人員與全國同行的交流。
四條線路展示“昆明特色”
在本次年會上,昆明市精心準備了四條學術考察路線,分別是滇池生態治理考察路線、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及規劃實施考察路線、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考察路線,以及城市更新與城中村改造考察路線。
四條專業學術考察線路的選擇,相對集中體現了昆明在環境保護、自然遺產、歷史文化、城鄉統籌等方面的資源和特點。通過考察研究,昆明市將充分聽取專家學者對新昆明規劃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用高起點的規劃﹑高水平的工作,引領城市的轉型升級和跨越發展。(首席記者吳勁松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