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首 頁 要聞 發展觀察 新聞跟蹤 經濟發展 減貧救災 社會發展 全球招標投標 商務資訊 觀察思考 發展報告 數字報告 白皮書 中國之窗 世行在中國
專家專欄 政策解讀 宏觀經濟 區域發展
行業動向
行業規劃 金融證券
金融法規
貿易發展 工程項目/ 數據庫/周刊 企業發展
國情公報 經濟數據 經濟名詞 采購商
發展要聞  -政府或將出臺新一輪政策 政策十大取向 中國財政狀況全球最好 -十教授上書救市遭質疑 臺前幕后 救市還是毀市? 社保基金增倉 -人民幣中間價大跌156點 罕見跌停 貶值預期升溫 或將持續走軟 -國土部:重點保障新增中央投資項目用地 加快保障性住房土地供應 -稅務總局:房改房權屬轉給子女應繳契稅 成思危稱房價會緩慢上升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8日至10日舉行 打響"保八"戰 傳遞4大發展信號 -尚福林:大非政策不會變動 厲以寧:成立調節基金收購優質公司股票 -保監會要求停售違規財險產品 發改委:部分險種業務監管費下調 -外交部:歐盟指責中國處決間諜系干涉司法 歐媒攻擊中國有意挑釁 -煤價跌50%煤老板天堂到地獄 出租公司成"食利"階層回報率最高
首頁>>新聞追蹤>>中國對外貿易形勢報告(2008年秋季)
世界經濟貿易形勢預測:金融業損失慘重 將拖累實體經濟
中國發展門戶網 www.chinagate.com.cn  2008 年 12 月 02 日 
字號:    打印本文章 寫信給編輯

經過幾年強勁增長之后,進入2008年以來,美國次貸危機不斷擴散,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持續加深,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放緩。歐元區經濟已經陷入衰退,日本經濟在第二季度、美國經濟在第三季度均已出現負增長。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承擔著世界經濟增長助推器作用,但也出現放緩的跡象。近期,美國次貸危機已演變成全球性金融危機,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加劇,進一步向實體經濟蔓延,美歐日三大經濟體陷入衰退的邊緣,發展中國家受到的影響也在進一步顯現,世界經濟下行已成定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08116日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預計,2008年世界經濟增長率僅為3.7%,其中發達國家增長率只有1.4%,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增長6.6%2009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期進一步下調至2.2%,發達國家整體下降0.3%,將是二戰以來首次出現下降,其中美國下降0.7%,歐元區下降0.5%,日本下降0.2%

2008年以來,各國貨物貿易仍保持增長態勢,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前8個月,美國貨物貿易出口較上年同期增長18.8%,進口增長13.6%;日本出口增長17.9%,進口增長27.5%;歐盟27國出口(以美元計算)增長22.6%,進口增長27.5%;中國出口增長22.5%,進口增長29.9%;巴西出口增長27.7%,進口增長52%。面對當前的金融動蕩及其對世界經濟造成的危害,世界貿易組織(WTO)總干事拉米強調,WTO多邊體制將扮演“減震器”的作用,他呼吁加快多哈回合新一輪談判進程,成員國進一步開放市場,以促進國際貿易穩步增長。從長期看,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將不可避免地拖累國際貿易增長。IMF預計,2008年和2009年世界貿易量(貨物和服務,剔除匯率和價格因素)將分別增長4.6%2.1%

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統計,2007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流入量達1.83萬億美元,較上年增長30%。其中,流入發達國家12480億美元,流入發展中國家5000億美元,較上年增長21%。進入2008年,受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和金融市場動蕩影響,許多發達國家的金融市場出現清償危機,公司并購活動明顯減少,全球FDI流量明顯下降。上半年跨國并購交易額較2007年下半年下降29%。預計2008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量將下降10% 

2006-2008年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增長趨勢

單位:%

 

2006

2007

2008

2009

世界經濟

5.1

5.0

3.7

2.2

  發達國家

3.0

2.6

1.4

-0.3

     美國

2.8

2.0

1.4

-0.7

     歐元區

2.8

2.6

1.2

-0.5

     日本

2.4

2.1

0.5

-0.2

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

7.9

8.0

6.6

5.1

國際貿易量

9.4

7.2

4.6

2.1

注:2008年和2009年為預測值。

資料來源:IMF,《世界經濟展望(更新)》,2008116日。

 

當前世界經濟貿易發展中值得關注的主要問題有:

1.全球金融危機導致金融業損失慘重

次貸危機爆發最初本屬美國境內的問題,然而,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全球資本市場緊密相連,當房貸與金融商品捆綁在一起,成為資產抵押證券由全球金融機構認購時,一旦源頭次級房貸出現問題,效應就會往外蔓延。由于次級抵押貸款發放的高峰多在2005年底和2006還貸或拖欠高峰則在2-3年后的2008年。今年以來,美國投資銀行和房地產貸款機構接二連三的出現問題。3月份,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購;7月份,美國房貸兩大巨頭-房利美和房貸美股價暴跌,美國財政部和美聯儲被迫接管“兩房”;9月份,美國第三大投資銀行美林證券被美國銀行收購,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請破產保護,前五大投行中僅剩的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被美聯儲批準轉為銀行控股公司,總資產高達1萬億美元的全球最大保險商美國國際集團(AIG)告急、美國最大儲蓄銀行華盛頓互惠銀行也宣布破產。截至9月底,美國金融機構的損失總計7600億美元。IMF預計,全球金融業由于次貸危機造成的損失將達1.4萬億美元。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對此次美國金融危機的評論是“百年一遇”、“還將持續相當長的時間”、“還將誘發全球一系列經濟動蕩”。

2.金融市場動蕩將進一步拖累實體經濟

受國際金融市場動蕩加劇的拖累,世界經濟正經歷著嚴重的下滑風險,特別是發達國家經濟增長明顯放緩。美國方面,今年第三季度GDP增長環比折合年率由上季度增長2.8%轉為下降0.3%,其中消費下降3.1%,私人投資下降1.9%9月份,美國制造業指數為43.5,為200110月份以來最低,表明制造業萎縮加快。10月份失業率升至6.5%,為14年來的最高水平,失業集中部門由建筑業、金融業向制造業和零售業擴散。在歐洲,歐元區經濟已經陷入衰退,10月份經濟景氣指數由上月的87.5降至80.4,降幅創歷史最高水平,消費者信心指數由-19降至-24。日本第二季度GDP環比下降0.7%9月份實際家庭支出同比下降2.3%,零售下降0.4%。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雖然繼續承擔著世界經濟增長助推器的作用,但也顯現出后勁不足的趨勢,特別是出口依存度高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受到的影響會更加明顯。

3.世界性的聯合救助行動效果尚待觀察

由于資本市場投資者恐慌情緒彌漫,全球金融市場持續劇烈動蕩,個別利好消息出臺可能會緩解一陣市場情緒,但市場一旦稍有異動,股市拋售情緒就占據上風。為了緩解市場這一局面,各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聯手行動。一方面,通過調整財政政策,各國政府直接為金融機構注入資本。自從美國國會通過白宮提出的7000億美元救市計劃后,其他國家政府也相繼出臺了各自的救市方案。迄今為止,英國、德國、法國、西班牙、奧地利和葡萄牙準備用于向銀行注資、收購銀行和為銀行再融資債務提供擔保的總金額已達1.96萬億美元。

另一方面,通過調整貨幣政策,各國央行也在盡可能加大各自金融市場的流動性。108,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歐洲中央銀行以及英國、加拿大、瑞士和瑞典等國的央行均宣布將基準利率降低0.5個百分點。1029,美聯儲再度將聯邦基金利率調低0.5個百分點,達到1%,貼現率降至1.25%1031日,日本央行將其銀行間無擔保隔夜拆借利率下調至0.3%,這是日本央行自20013月以來首次降息。除了降息之外,各國央行還通過公開市場操作,適時增加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目前為止,歐洲央行已經向瑞士、丹麥和匈牙利央行提供了流動性。

IMF107日發布了最新一期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在肯定各國采取具體救市措施的差異性的同時強調指出,協調一致的解決方案有利于全球金融系統的穩定恢復。為了更有效地解決問題、走出困境,避免在恢復過程中產生新的其他問題,IMF提出五項原則:一是采取全面、及時的措施,集中解決信貸緊縮問題。各項措施的目標應明確,操作程序應透明;二是措施應當協調一致,避免對其他國家產生負面影響;三是對于發生的緊急情況要及時處理、迅速應對;四是雖然在危機發生時需要動用公共資金,但干預機制應盡量減少納稅人的損失,確保讓責任人承擔風險和納稅人分享將來的好處,政府行動也應有問責制;五是加強監管,力爭在長期內建立更加穩健的全球金融體系。上述措施和方案將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穩定投資者信心,但其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商務部綜合司

來源: 中國發展門戶網

相關文章:
金融危機開始沖擊實體經濟 莫斯科百層高樓停工
歐盟重拳拯救實體經濟 各成員國政府步調不一致
證監會:加大證券期貨業支持實體經濟力度
APEC稱18個月內解決危機 美實體經濟堪憂 注資200億拯救花旗
經濟數據警報頻頻 美國實體經濟堪憂
調查顯示:國際金融危機已對中國實體經濟造成沖擊
實體經濟受損 美捏造罪名企圖打壓中國戰略產業
全球救市轉向實體經濟 諾獎得主:1年后平息 中國成外資行避風港
專家:金融危機遠未見底 實體經濟走向衰退
全球攜手“撲火” 救市轉向實體經濟
溫家寶:金融危機蔓延必對中國經濟造成影響 防止影響實體經濟
金融風暴波及實體經濟 A股熱點生變
專家: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蔓延兆頭已經顯現
圖片新聞:
國家擬替支援西部大學生償還助學貸款 招3萬畢業生西部任教
環保部繼續嚴卡"兩高一資"項目 394億元投資暫緩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