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聲環境質量
1、區域環境噪聲
全省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級別為較好,10個設區市區域環境噪聲平均等效聲級介于50.9~56.8分貝之間,6個城市聲環境質量為較好,4個城市平均等效聲級超過55分貝,為輕度污染。
2、功能區噪聲
全省開展監測的12個城市中,各類功能區晝間噪聲平均值達標的城市比例為50.0%~91.7%,夜間平均值達標的城市比例為50.0%~81.8%;寶雞、渭南、商洛、華陰和韓城5個城市各功能區噪聲晝夜間全部達標,其他城市各功能區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標,晝間聲環境質量好于夜間聲環境質量。
3、道路交通噪聲
全省道路交通噪聲平均等效聲級為66.1分貝,比上年下降0.4分貝,聲環境質量等級為好,道路交通噪聲路段達標率為93.0%。13個城市道路交通噪聲平均等效聲級介于54.5~67.9分貝之間,均低于70分貝的國家標準值;以平均等效聲級變化3dB(A)為判據,安康市、商洛市和華陰市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比上年有所提升;興平市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比上年有所下降。
輻射環境
1、輻射環境質量
對全省88個輻射環境點位進行監測,獲取數據15652個(組),結果表明,2010年全省電離、電磁輻射環境質量狀況良好。環境γ輻射劑量率、我省境內的長江、黃河2大水系5條支流斷面地表水中總α、總β以及鈾、釷、鐳、鉀等放射性核素濃度、14個土壤監測點中的鈾、釷、鐳、鉀等放射性核素比活度的監測結果與2009年相比處于同一水平,未見異常。境內的西北核技術研究所、中核陜西鈾濃縮公司兩個核安全預警監測點的周圍環境γ輻射劑量率、氣溶膠、沉降物、地表水、土壤樣品中放射性活度濃度與2009年相比處于同一水平,未見異常。新增加的西安中核藍天鈾業有限公司(藍田礦區)核安全預警監測點的監測結果未見明顯變化,均屬正常水平。陜西省廣播電視塔周圍電磁輻射水平總體情況較好,周邊環境敏感監測點位的環境綜合場強監測值低于《電磁輻射防護》(GB8702-88)規定的公眾照射參考導出限值。
2、輻射環境管理
輻射環境監管能力明顯提升。全年共審批輻射安全許可證70家,審批放射性同位素轉讓110件次,辦理放射源異地使用備案48件次;審評輻射建設項目環評93項,組織輻射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13家。開展四項輻射安全專項執法檢查。共出動執法檢查人員2777人次,檢查企業782家,糾正違法行為175項,處罰違法企業18家,收繳省國庫罰沒款38萬元。安全收貯26家核技術應用單位82枚廢舊放射源及1公斤放射性廢物。及時報送季度、年度輻射環境質量報告。對14家重點監管輻射單位和“818”(核電廠乏燃料運輸過境)項目進行監督性監測,服務性委托監測業務比上年翻了一番。參加全省核事故應急演練,妥善處置一起輻射誤照事件。新建城市放射性廢物庫及放化實驗室通過環保部驗收。首次舉辦全省輻射執法技能比武。舉辦3個月、88節課時核安全與輻射防護培訓班,共培訓163人,提高了全省輻射監管隊伍專業水平。
固體廢物
積極推進固體廢物環境管理立法及規劃編制工作。《陜西省固體廢物環境污染防治條例》被列入省人大立法調研計劃。編制完成《陜西省“十二五”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規劃》、《陜西省廢棄電子電器產品處理發展“十二五”規劃》和《陜西省固體廢物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十二五”規劃》。
開展固體廢物申報登記工作,初步掌握414家工業企業危險廢物排放情況。選擇化工原料及化學制品業、醫藥行業和機械制造業等3個重點行業7家企業,開展危險廢物臺帳試點工作。共出動執法人員386人次,累計檢查企業128家,醫院205家,下達限期整改32家,對4家企業進行了行政處罰;開展陜北石油專項執法檢查,共檢查陜北地區14個縣區21家采油廠、3家煉油廠、12家污油泥處理廠及2家天然氣處理廠,對環境違法企業進行了行政處罰。
國際履約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成立履行斯德哥爾摩公約協調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部門協調會議。開展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調查,編制完成《陜西省“十二五”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污染防治規劃》。
生態環境保護
全省8個鄉鎮被環保部命名為全國環境優美鄉鎮,是西北地區一次性命名全國環境優美鄉鎮最多的省份;3個村被環保部命名為國家級生態村,填補了我省沒有國家級生態村的空白。西安浐灞等11個縣(區)啟動生態縣(區)建設。西安浐灞、曲江于2010年10月通過環境保護部組織的國家級生態區建設考核驗收。
省政府批準建立陜西丹鳳武關河省級自然保護區,我省自然保護區總數達到56個,總面積114.5萬公頃,占全省國土面積的5.56%。鳳縣屋梁山、太白湑水河、韓城褐馬雞三個省級自然保護區通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評審委員會的評審。共出動執法人員5000余人次,對自然保護區機構設置、劃界立標等情況進行了檢查。開展秦嶺國家級生態功能保護區十年建設評估工作。爭取到中央585萬元資金用于陜西子午嶺、周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標準化能力建設。爭取省級財政安排270萬元用于陜西牛尾河等9個省級自然保護區開展基礎管護能力建設。
組織舉辦《“關愛大秦嶺保護母親河”—陜甘豫環保志愿者“百團行動”》活動。與華商網共同舉辦 “保衛秦嶺 關愛自然”生物多樣性網絡訪談和“保衛秦嶺關愛自然”2010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宣傳活動。
編制完成《全省農村及生態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爭取到中省資金7780萬元,用于139個村鎮生態環境整治。其中中央資金2780萬元,安排17個項目支持30個村鎮;省級資金5000萬元,安排71個項目支持109個村鎮環境綜合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