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改革開放實現新跨越。不失時機地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落實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服務業綜合改革、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公立醫院改革等試點。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有效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拓展新的開放領域和空間,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增創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經濟發展實現新跨越。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能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財政總收入、地方級財政收入、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民生和社會事業總投入“五個翻番”。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持續提升,科技進步貢獻率不斷提高。打造具有國際影響的千億以上產值的產業集群,建設海西強大的先進制造業基地、領先發展的新興產業示范區。
——中心城市建設實現新跨越。打造現代服務業集聚區,持續壯大航運物流、旅游會展、金融商務、軟件信息等支柱產業。加快建設東南國際航運中心,港口貨物吞吐量超過兩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千萬標箱。加快建設國際郵輪母港,構筑高端郵輪經濟商業圈。開工建設翔安國際機場、城市軌道交通,建成廈深、龍廈高鐵等重要交通設施。加快廈漳泉同城化步伐,打造廈漳泉大都市區。島外新城核心區基本建成,城市建成區面積超過30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達85%,海峽西岸重要中心城市集聚輻射能力進一步提升。
——對臺交流合作實現新跨越。著力構建兩岸經貿合作最緊密區域、兩岸直接往來最便捷通道、兩岸交流交往最活躍平臺、兩岸同胞融合最溫馨家園,把廈門的優勢和特色體現在與臺灣的經濟合作和貿易往來上,體現在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上。進一步加強人員往來、擴大各界交流、增進相互了解;進一步維護臺灣同胞正當權益,滿腔熱情為臺灣同胞多辦好事、實事,努力為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作出新貢獻。
——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跨越。創建國家低碳城市,單位生產總值能耗、碳排放強度、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等重要指標居全國領先水平。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和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2%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達11.5平方米以上。加大環境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提高城市空氣質量,努力向無塵化目標邁進。
——人民生活水平實現新跨越。堅持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維護公平正義、體現公平正義。繼續提高社會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實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堅持教育優先,推動文化發展,全面提高市民道德文化素質,促進就業機會更加均等。保持城鄉居民收入居全國前列,城鄉居民主要健康指數基本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實現全覆蓋。建立政府為主導的基本住房保障制度,城市公共文明指數和幸福指數明顯提升。
各位代表!
2012年是新一屆政府履職的第一年。我們要充分認識當前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保持清醒頭腦,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和應對措施,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決策部署,激發工作熱情,明確目標任務,采取得力措施,搶抓有利機遇,克服各種困難,確保穩中求進,全力以赴開好局,起好步。
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外貿進出口增長12%,實際利用外資22億美元,財政總收入和地方級收入增長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4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0‰以內。完成國家和省下達的節能減排指標任務。在實際工作中要加倍努力,力爭完成得更好。
為此,我們要扎實做好以下工作:
(一)堅持優化結構,加快產業發展轉型升級
大力提升產業功能區規模集聚效應。一是集美機械工業園、同安工業集中區等工業產業功能區,要完善生產生活配套設施,著力延伸產業鏈,壯大產業群,提升產業層次。二是火炬(翔安)產業區、科技創新園、軟件園二期、海滄生物醫藥園等科技產業功能區,要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三是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現代物流園區、海滄保稅港區、觀音山、五緣灣、杏林灣商務營運中心等現代服務業功能區,要加快集聚高端服務業項目。四是加強海洋自然保護區和海洋生態功能區建設,大力發展海洋經濟,重點發展海洋資源綜合利用,加快海洋生物科研成果產業化,推動廈門國家海洋研究中心建設。五是規劃建設一批新的產業功能區,加快推進軟件園三期和火炬高新區擴區建設,吸引一批大項目落地。
大力提升先進制造業發展水平。圍繞“抓龍頭,鑄鏈條”,進一步做強做大電子、機械等支柱產業,鞏固提升視聽通訊、鎢材料等五個國家特色產業基地,持續壯大光電顯示產業,積極推進國家大型郵輪建造基地落戶廈門,做好國家海洋與生命科學產業集群試點工作。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增強企業新產品開發能力和品牌創新能力。建成一批高新技術產業項目,培育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確保一批重點工業項目如期開工。辦好首屆中國工業設計大賽,推進工業設計發展。加快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抓好國家級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建設,突出重點領域的節能減排,強化監督管理,落實目標責任。
大力提升現代服務業輻射功能。重點發展航運物流,拓展國際中轉、內支線中轉、海鐵聯運等業務,加快“陸地港”建設,做大做強廈門石油交易中心。加快發展金融商務,積極引進各類金融機構。繼續爭取火炬高新區進入“新三板”擴容試點,培育更多的企業上市。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突出發展旅游會展,推動閩南古鎮、五緣灣游艇帆船國際展銷中心、直升機旅游服務中心建設。加快建設環東海域休閑酒店群和文化產業園,整合提升文化旅游景區建設。支持品牌展會,建成會展中心三期,擴大投洽會的全球影響力。著力發展軟件信息產業,加快推進云計算應用與產業發展。繼續建好“無線城市”和“寬帶城市”,支持建立“物聯網產業聯盟”,保持廈門在全國移動互聯網應用的領先地位。
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整合研發資源,形成層次豐富、結構合理的產業研發布局。更好發揮廈門產業技術研究院作用,積極引進中科院、央企、跨國公司、重點大學等在廈設立研發機構,推進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三十所、中船重工七二五所等在廈研發機構建設,與海西研究院共建稀土研究所。深化創新型企業示范和試點工作,支持企業建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和重大科技創新平臺。積極推進國家知識產權工作示范城市和國家專利產業(廈門)試點基地建設,提高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水平。高度重視人才引進和開發,加強高技能人才培養,落實“雙百計劃”,吸引更多海內外高層次人才來廈創業。
大力幫扶企業增強競爭力。一是加大政銀企對接力度,幫助企業緩解融資難。落實好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設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貸款風險補償專項資金,規范發展小額融資貸款公司。二是幫助企業開拓市場。發揮商品展銷會等平臺作用,支持企業擴大進出口,拓展內銷市場。三是提高服務企業的水平。建設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實行“一企一策”幫扶措施,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加大財政扶持力度,階段性降低部分涉企收費,減輕企業負擔。
(二)堅持拓展提升,提高城市發展水平
著力拓展島外。重點是拓展空間、集聚產業、提升功能。按照一流標準加快建設集美、海滄、同安、翔安新城核心區,形成各具特色、功能突出的新城格局。加快前場鐵路大型貨場、廈門北站動車運用所等項目建設,形成東南沿海鐵路主樞紐。優化港區功能布局,推進碼頭資源整合,完成海滄航道三期擴建,支持中遠集團建設遠海港區裝卸設備自動化工程,提高港口信息化、自動化水平,加快建設東南國際航運中心。抓緊翔安國際新機場各項報批與規劃設計工作,開工建設機場高速公路,抓緊與漳泉兩市快速路網的對接。同時,加快新城之間路網建設,實施同集路改造提升,完成海翔大道二期工程建設。加快同安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前期工作,力爭早日開工。
著力提升島內。重點是形象更新、產業轉型、功能完善。加快建設國際郵輪母港,實現航線常態化運營。啟動五緣國際高端醫療園整體規劃,推動五緣綜合醫院、國際腫瘤??漆t院等項目動工。加快籌建世界名牌購物中心。強化鼓浪嶼保護管理,按照“遵循規劃,抓住重點,整體推進,務求實效”的原則,扎實做好核心區56個要素的恢復整治,全力沖刺2013年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加快推進舊城鎮、舊村莊、舊廠房改造,推進廈港、將軍祠、后埔枋湖、何厝嶺兜等片區提升改造,鼓勵工業企業加速向島外搬遷。加快推進會展北、湖邊水庫、五緣灣等片區建設,打造具有國際水準的東部新城區。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強城鄉規劃,強化土地資源集約利用。完善城市管理長效機制,提升城市管理的科學化水平。推進數字廈門建設,構建統一的地理信息公共平臺。新建主干道路必須同步建設共同管溝,實現纜線下地。繼續強化夜景工程、綠化美化工作。提高交通智能化水平,加快交通“綠波帶”建設。開工建設軌道交通一號線,打通一批斷頭路,推進慢行系統建設。加強電動車的規范管理。著力解決停車難問題。變城市道路保潔清掃為清洗,管好土方車,治理汽車尾氣,提高城市空氣質量,推進綠色社區和安靜小區建設。加快海域清淤整治,完善城鄉污水垃圾處理等市政設施,加快建設重點節能減排項目,全面建設生態城市。
加快廈漳泉同城化。全力推進已確定的項目,篩選并實施第二批同城化重點項目。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在時空上縮短距離,推動三市產業優勢互補,實現公共資源、大型基礎設施共享。開工建設長泰枋洋水庫,從根本上保障廈門城市用水安全性、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