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不能依地區重要性設排水標準”
北京市市政專業設計院副總工程師黃謙稱,匯水面積決定管道大小
目前北京城區排水由幾十個小區域排水管網劃分解決,按照正常的排水需求,每條排水管道所負擔的匯水面積一般都較小,絕大部分排水管渠采用一年一遇的標準,其實是夠用的。
眼下我們應該做的,不是在地下大規模地更換更大口徑的雨水管道,而是在下雨時在這些下沉式立交橋實行嚴格的繞行措施,確保交通暢通,橋下不發生淹死人的情況。
排水系統設計標準有問題
新京報:這次暴雨引起人們對北京排水系統的關注。你認為,北京排水系統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黃謙:我認為根本在于設計標準出了問題。雨水管網所承接雨量的大小,是由其所負責排水的地面面積大小決定的。管線負責排水的地面面積(即匯水面積)越大,管線所承接的雨量自然就越大。
但是,在2006年出臺的《室外排水設計規范》以及2011年發布的《室外排水設計規范》修訂版,對于排水管網的建設標準,不是按照匯水面積來決定的,而是按照道路和地區的重要性來決定的。
根據這樣的設計規范,北京城區雨水排水管網設計標準一般地區采用1-3年一遇,重點地區為5年一遇。
即便是今年五六月份北京市規劃委發布的《城市雨水系統規劃設計暴雨徑流計算標準(征求意見稿)》,也仍然沒有擺脫這樣的思路。
新京報:這樣根據重要性來確定雨水管線的標準會產生什么問題?重要的地方難道不應該把排水系統做得更好嗎?
黃謙:雨水管道的直徑大小,與是否是城市干道、是否是重要地區,沒有必然聯系,這也不符合規律。決定雨水管道直徑的首先是匯水面積的大小。
北京大部分排水管道夠用
新京報:“7·21”暴雨造成的災害,是否說明北京排水管網普遍存在能力不足的問題?是不是應該換新?
黃謙:目前北京城區排水由幾十個小區域排水管網劃分解決,按照正常的排水需求,每條排水管道所負擔的匯水面積一般都較小,絕大部分排水管渠采用一年一遇的標準,其實是夠用的。
從近幾十年來的排水管道運行和幾次暴雨過程看,城區90%以上排水管渠發揮了正常作用。問題僅是集中出在超頻暴雨時幾十處道路低洼地點的排水不暢不及時,造成交通受阻。
這些低洼點多是下沉式立交橋。眼下我們應該做的,不是在地下大規模地更換更大口徑的雨水管道,而是在下雨時在這些下沉式立交橋實行嚴格的繞行措施,確保交通暢通,橋下不發生淹死人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