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專欄1 重慶市推動農村“三權”抵押貸款的探索與實踐
2011 年,重慶市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等聯合出臺的《關于全面推動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的通知》為指導,大力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居民房屋及林權抵押貸款(以下簡稱“三權”抵押貸款),取得突破。全年銀行累計發放“三權”抵押貸款2.2 萬筆、29 億元,有效助推了農民創業和涉農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各區縣特色農業呈現蓬勃發展勢頭。
一、完善制度辦法和配套體系,為金融機構開展“三權”抵押貸款奠定基礎。2010 年底,重慶市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農村金融服務改革創新的意見》、《重慶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居民房屋及林權抵押融資管理辦法》,明確了“三權”融資不改變土地所有權性質、不改變土地用途的原則,要求“以農村居民房屋作抵押的,其所占用的農村土地使用權一并抵押,并提供抵押人擁有其他適當居住場所和穩定生活來源的書面證明”、“以依法經流轉取得農村土地經營權作抵押的,須提供承包農戶同意抵押的書面證明”,并對抵押評估、登記、抵押權實現等進行了具體規定,既提高了可操作性,又保護了農民權益。市農委、國土、林業等部門分別制定了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居民房屋和林權抵押登記實施細則;重慶市高院專門為“三權”抵押貸款出臺了司法保障意見;重慶市財政局出臺了風險補償辦法,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制度體系。提前完成“三權”確權和頒證到戶,提高了抵押融資的便利性。加快評估流轉等配套市場建設,以重慶市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區縣農村產權交易所等為主的交易網絡初步形成。
二、加強落實和創新,加快“三權”抵押貸款業務發展。涉農金融機構紛紛制定“三權”抵押貸款管理辦法和操作規程,大力開展宣傳活動,幫助農戶了解政策和產品。探索建立差異化的激勵機制,如實行較低內部資金成本計價、按貸款利息收入的20%調增支行考核利潤等,調動基層行的積極性。推行打包抵押貸款,將林權、農房、土地承包經營權二合一或三合一作為抵押物進行綜合評估認定價值,以此增加貸款額度,解決種養大戶融資需求量大的問題。對貸款金額50 萬元以下的貸款,抵押物價值實行借貸雙方協商認定。
三、多措并舉,不斷優化“三權”抵押貸款業務發展環境。石柱縣對農戶“三權”抵押貸款給予貼息;江津區探索將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村塘庫堰承包經營權作為抵押物,豐富了抵押品種;合川區在土地流轉合同中增加抵押物的讓渡權,進一步簡化了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登記流程與操作手續;梁平縣確定了專門的公司負責處置“三權”抵押貸款產生的不良資產。重慶農村土地交易所還制定了土地承包經營權和林權的交易規則,開展交易試點,促進發現和提升產權價值、建立估值參照。
四、建立風險補償機制和預警線,有效防范和處置貸款風險。一是由市區兩級財政共同建立“三權”抵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對“三權”抵押貸款損失,由市級補償基金承擔20%,區縣補償基金承擔15%。二是設立注冊資本金30 億元的重慶市興農融資擔保公司,主要從事“三權”抵押貸款擔保業務。三是建立融資風險預警機制。對于觸及風險控制指標的區縣和銀行,暫停業務,待符合條件再申請恢復。
6.跨境人民幣業務快速發展。2011 年,轄內銀行累計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149.8 億元,同比增長13.2 倍。在IT 企業出口人民幣結算拉動下,貨物貿易人民幣結算規模不斷擴大,占同期進出口額的比重由2010 年下半年的1.2%提高到2011年的4.6%。參與銀行和企業數量分別增加20%和346%,涉及國家和地區由9 個擴展到45 個,香港、巴哈馬和緬甸是交易量前3 位的地域。
(二)證券業穩健發展
1.市場交易量下降,證券期貨機構穩健發展。受A 股市場低迷及期貨交易規則調整影響,2011年全市股票和期貨交易額分別減少18.5%和7.5%。由于經紀業務收入和投資收益下滑,證券公司利潤同比大幅減少,但機構運營保持平穩,風險和合規管理加強,融資融券和期貨中間介紹(IB)等新業務穩步發展。期貨公司綜合實力增強,注冊資本總額和營業部數量分別增長37.5% 和31.5%。新華基金完成增資擴股,管理基金數量和規模穩步增長。西南證券監管分類評級首次晉升A類,吸收合并國都證券方案經雙方股東會審議通過,成功控股銀華基金,市場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2.資本市場融資較快增長,上市公司質量提升。9 家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158 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見表3)。債券融資額同比增長35%。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總體穩定增長,獨立性有所增強、關聯交易減少,信息披露更加規范。原ST 東源、ST 威達等高風險上市公司通過重組化解風險,重啤事件調查處置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