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原標題:十八大報告獨立篇章論述政改 細節勾勒未來步幅
中新社北京11月9日電 題:“細”觀中國政改
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張蔚然
細節,微觀而可望落實的中國政改細節,清晰地出現在中共十八大的政治報告中。近十年來中共有關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的論述,在報告中細化為七個方面的“重要任務”。
“這說明在未來5到10年,政改將是中共側重的一個重點內容”,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指出,十八大報告提及政改的篇幅相對較長,“要把制度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是最大亮點。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汪玉凱則評價說,報告有關政改的論述“比較少見地”以獨立篇幅展開,“與經濟體制改革相對應的政治體制改革將成為未來改革的重點”。
十八大報告中,“繼續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基調未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內涵進一步明晰。
竹立家分析稱,報告中有關人大和政協等中國基本政治制度的改革方向已清晰可見,這說明中共對如何改進執政方式、領導方式有了更加細化、更具操作性的制度安排。
正如中國“循序漸進”的政改路徑從未脫離國情一樣,從細處著手推進政改,亦反映出中共高層對改革進入“深水區”的現實判斷。
以調整黨政關系為主要內容的行政體制改革,曾在上世紀80年代啟動了中國政改的進程。如今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由“高速”轉為“趨穩”,金融危機下的中國企業正面臨外需不振、內需乏力之困。
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部主任許耀桐認為,十八大報告對“服務型政府”的含義作了明確界定,“直指政府自身的改革”,“有所為有所不為”才能使經濟改革繼續向前推進。
汪玉凱還特別指出,政改的核心是推進民主,報告有關行政體制改革的路徑并不局限在“政改”一章,“創新社會管理”和“黨建”等篇章亦涵蓋著改革細節。
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到2010年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目標如今已經完成,近十年,依法治國進入了“全面推進”階段。許耀桐指出,十八大報告“前所未有地強調了法律的重要性”,對司法公正的論述“社會針對性很強”。
加強對公權力的制約和監督,一直是中國政改的難點之一。在中國進入社會“轉型期”,民眾利益訴求日趨多元的背景下,十八大報告作出“推進權力公開化、規范化”的詳細部署,“這也讓擴大民眾有序參與成為‘推進人民民主’的最大特色”,竹立家說。
報告中明確的政改“細節”,最終指向中國“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在未來不到十年的時間里,能否推進實質性的政改將影響中國全面改革的成效。
《人民日報》曾刊發署名“任仲平”的文章指出,“在市場經濟體制極大激發中國社會的經濟活力之后,以合理的頂層設計與完善的微觀治理來保證公平和正義,從而獲取更廣泛也更深厚的政治信任,這是改革進入深水區后我們對社會主義本質更深刻的體認,也是中國可以對世界文明做出的更大貢獻。”
細節已勾勒出中國未來政改的“步幅”。“除了出臺更細化的政改時間表、路線圖,還要有相應機制保障政改得以推進,”許耀桐說,“(政改)有了好的部署,更需狠抓落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