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一、金融運行情況
2011年,上海市金融機構認真貫徹穩健貨幣政策,金融業保持穩健發展態勢,為上海經濟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持。存貸款增速有所放緩,貸款結構明顯改善。證券期貨業平穩運行,保險業積極轉變發展方式。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取得新進展,長三角金融合作穩步推進。
(一)存貸款增速有所放緩,貸款結構明顯改善
2011年,上海市各項存貸款同比少增,銀行業經營效益繼續較快增長,信貸資產質量繼續改善。2011年末,全市中外資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總額8.5萬億元,同比增長16.1%;各項存款余額5.8萬億元,同比增長12.3%;各項貸款余額3.7萬億元,同比增長10.3%。實現稅前利潤954.7億元,同比增長46%。中外資銀行不良貸款率0.6%,比年初下降0.2個百分點。
1.銀行類金融機構穩步增長(見表1)。2011年末,上海市共有中資銀行法人4 家,村鎮銀行法人8 家,銀行類金融機構從業人員10.2 萬人;外資法人銀行20 家,外資銀行本外幣存貸款規模占全國外資銀行的40%以上。
2.各項存款同比少增,增幅繼續回落。2011年,全市本外幣各項存款增加6369.6 億元,同比少增1115.2 億元。其中:財政存款同比多減807.3億元,主要與政府融資平臺進入還貸高峰期、土地出讓金同比少增及保障房建設力度加大有關。單位存款明顯少增。2011 年,全市本外幣單位存款增加3772.1 億元,同比少增925 億元,其中單位活期存款僅增加160.1 億元。單位活期存款增長明顯放緩,一是受監管部門強化貸款受托支付影響,貸款派生存款減少。二是原材料和產成品庫存占用資金有所上升。三是企業盈利能力有所下降。隨著單位活期存款的下降,企業流動性有所趨緊。儲蓄存款增長趨緩。2011 年,全市本外幣儲蓄存款增加1521.4 億元,同比少增282.2 億元,其中下半年新增僅占全年增量的8.1%。儲蓄存款增長趨緩,一是受通脹影響居民對存款利率滿意度較低,理財產品和國債的分流效應持續顯現。二是受國慶長假效應及四季度傳統消費旺季的帶動,下半年居民即期消費有所增加。各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普遍少增。中資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同比少增1614 億元,競爭明顯加劇。外資銀行人民幣各項存款同比少增26.8億元,除了國內調控和資金面因素,還受到美歐市場資金緊張,以及跨國企業利潤匯出增加等因素的負面影響。
專欄 1 通過貨幣信貸政策導向效果評估引導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
2011 年6 月,中國人民銀行上??偛坑“l了《上海市銀行業金融機構貨幣信貸政策導向效果評估暫行辦法》,探索貨幣政策工具和信貸政策導向效果評估相結合的新機制,努力引導金融機構對接產業政策和民生政策。
一是按照“四化”原則,科學設計評估框架。“四化”是指“模塊化、指標化、自動化、綜合化”。綜合評估包括宏觀審慎貨幣政策、利率政策、中小企業信貸政策、房地產信貸政策、可持續發展信貸政策、消費信貸政策、信貸政策傳導與反饋機制建設、自選特色優勢項目等八個模塊50 項指標,根據預先明確的評估規則和電子模板自動打分,綜合評估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效果。
二是堅持“五個結合”,綜合實施評估工作。“五個結合”是指堅持非現場評估與現場評估相結合、定性考察與定量考察相結合、增量指標與存量指標相結合、速度指標與比例指標相結合、金融機構自評與人民銀行復評相結合。通過兼顧不同類型、不同規模、不同發展階段金融機構的差異,做到全面客觀科學地評估。
三是注重“四先四后”,穩步推進評估任務??紤]到上海集聚了眾多情況迥異的中外資銀行業金融機構,而評估經驗的積累需要較長時間,在實施評估時按照“先非現場后現場、先銀行后非銀機構、先法人后分支機構、先中小機構后大型機構”的次序推進。將101 家金融機構細分成中資大型銀行、中資中小銀行、外資法人銀行、外資銀行分行、財務公司、信托投資公司、汽車金融公司和金融租賃公司等八個類別。在對以上機構全面非現場評估的基礎上,2011 年遴選了其中9 家不同類型、業務有代表性的機構進行現場評估。
四是探索“三個掛鉤”,有效運用評估結果。首先是與貨幣政策工具運用相掛鉤。對評估等級低的金融機構,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窗口指導意見,并在宏觀審慎貨幣政策框架內予以約束。對十幾家評估等級高、存在信貸投放能力和合理信貸需求的金融機構,為配合貨幣政策的預調微調,在風險可控和符合信貸政策導向的前提下,適時適度提高了合意新增貸款規模或調控容忍度。其次是與業務創新資格相掛鉤。在評定金融機構利率市場化試點資格、存貸款金融工具創新等業務市場準入時,評估結果優良與否均將作為重要的前提條件。第三是與評優通報相掛鉤。在考察評選金融服務先進機構時,對于信貸評估等級較高、信貸投向與政策導向高度相符的機構予以傾斜。為配合信貸政策導向效果評估,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于2011 年9 月出臺了《上海市民生金融重點產品示范和指導目錄》,其中包括國家助學貸款、民貿民品優惠利率貸款等10 類產品,引導大力發展民生金融。信貸政策導向效果評估具有“導向明確、區別對待、評估科學、結合緊密”的特征,不但對產業政策、民生政策做了全面梳理,而且在支持實體經濟方面明確了重點、給出了方向,有利于助推上海實現經濟結構調整轉型的戰略目標。
3.各項貸款增長放緩,貸款結構持續改善(見圖3)。2011 年,全市本外幣貸款增加3654.3 億元,同比少增752.6 億元。但其中外幣貸款同比多增41.2 億美元,主要與人民幣升值預期改變、本外幣貸款利差及外幣資金頭寸改善等因素有關。中、外資金融機構近五年首次貸款同時少增。主要原因有:一是在宏觀調控影響下,房地產和地方融資平臺貸款投放受到嚴格控制。二是受投資增長放緩、住房成交萎縮影響,重大建設項目和個人住房貸款需求減弱。三是受貨幣政策、監管政策調整的影響,部分銀行放貸能力有所下降。例如,外資法人銀行的貸存比指標必須在2011 年末達到監管要求,因而對貸款規模有所控制。四是受同業拆借利率波動加大以及歐債危機不斷惡化等因素影響,外資銀行的放貸能力受到約束。貸款結構明顯改善。2011 年末,全市本外幣短期貸款余額占比30.3%,同比提高3.1 個百分點。期限結構改善的原因:從需求看,經營環境的改變帶動企業短期融資需求上升,世博會后政府重大建設工程減少、房地產調控下住房成交萎縮導致中長期貸款需求減弱;從供給看,商業銀行在流動性趨緊的情況下,主動優化信貸結構,加快貸款周轉速度,同時加大風險控制力度,對中長期貸款投放審批趨嚴。此外,差別存款準備金動態調整措施實施后,銀行年初集中放款現象得以明顯改觀,貸款投放節奏也更為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