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2012年12月1日,第76次中國改革國際論壇在海口市召開。此次論壇主要討論關于我國中等收入群體的問題。論壇上,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做了題為“形成6億中等收入群體的轉型與改革”的主題演講。以下是演講全文。
形成6億中等收入群體的轉型與改革
遲福林
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對這個目標的提出,社會各方面予以普遍關注和很高的期盼。我的理解是,實現這個目標,不是貧富差距繼續擴大基礎上的倍增,而是中等收入群體的倍增:即在目前大約23%的基礎上,每年提高2個百分點,到2020年努力達到40%以上,由此使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擴大到6億人左右。
形成6億中等收入群體,對未來10年中國走向公平可持續發展的意義重大:意味著巨大消費需求潛力的釋放,從而支撐年均7~8%的中速增長;意味著利益關系調整的新突破,從而奠定“橄欖型”社會結構的重要基礎;意味著貧富差距的逐步縮小,從而形成走向共同富裕的大趨勢。
作為一個轉型與改革的大國,實現2020年中等收入群體倍增的目標,主要取決于未來3~5年轉型與改革的進程:人口城鎮化的轉型與發展;收入分配改革的實質性突破;公平有序的社會生態及其制度安排。
一、人口城鎮化是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重要載體,城鎮化的發展轉型將為中等收入群體倍增提供巨大空間
由于工業收益與服務業收益遠高于農業收益,發達國家歷史上中產階層的形成,主要源于人口城鎮化及其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從中國的現實看,未來10年實現中等收入群體倍增,重要的基礎和支撐在于人口城鎮化的發展轉型。
1.人口城鎮化的快速發展階段是中等收入群體快速形成的過程。一般來說,城鎮化率處于30~70%的時期,是城鎮化加快發展的階段。2011年,中國的城鎮化率為51.3%,但人口城鎮化率只有35%左右,遠低于世界銀行統計的中等收入國家48.5%的平均水平。未來5年左右,只要以農民工市民化為重點的相關改革能夠取得突破,中國的城鎮化率有望以年均1~1.2%的速度推進,人口城鎮化率有望以年均1.3~1.5%的速度推進。這樣,到2020年人口城鎮化率有望達到50~55%,初步接近60%左右的名義城鎮化率。屆時,新增城鎮人口將達4億左右,成為新增中等收入群體的“后備軍”。
2. 加快服務業主導的經濟轉型,將擴大中等收入者的就業機會。人口城鎮化必然拉動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帶來中等收入群體的快速增長、尤其是白領階層的快速增加。以美國為例,隨著由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的經濟轉型,白領階層的規模從20世紀40年代的1000萬左右上升到20世紀70年代的5000萬,30年間擴大了5倍。1980年白領階層已占全部勞動力的50%以上。
從現實情況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是白領階層和中等收入者的重要來源。今年,中國大學畢業生估計為680萬人左右,到2020年累計新增大學畢業生將接近4000萬人。當前,大學生就業難,并很難成為中等收入者,主要原因是服務業發展滯后。2011年,中國服務業比重為43.1%,服務業就業占比為35.7%,就業人口僅為2.7億左右。如果消費主導的經濟轉型明顯加快,未來5年,服務業比重有望提高到50%左右,服務業就業占比有望達到40%以上;未來10年,服務業比重有望達到60%左右,服務業就業占比有望達到50%以上。按照這個預測,到2020年全國勞動就業人口大約為9.3億,其中在服務業就業的人口將不少于4.5億。服務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就業人口規模的擴大,將明顯拉動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