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十二五”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建設農業強省、再創山東農業農村發展新優勢的重要機遇期。根據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制定山東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
一、“十一五”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回顧
(一)主要成就
1.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增強?!笆晃濉逼陂g,我省不斷加強農業基礎建設,先后組織實施了國家優質糧食產業工程、新一輪種子工程、植保工程、農產品質檢體系和農村沼氣建設等重大農業基礎項目建設,最大限度地發揮項目帶動作用,為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礎支撐。2010年我省農業總產值達到6650.94億元,比2005年增加2909.13億元,農業增加值達到3588.28億元,比2005年增加1660.68億元,實現了“十一五”提出的全省農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目標。堅持把發展糧食生產作為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大力開展中低產田改造、高標準糧田建設、高產創建和新品種新技術推廣,糧食產量穩步提高,全省糧食總產一直保持在800億斤以上。2010年糧食平均畝產達到408公斤,總產達到4335.7萬噸,分別比2005年增加18.9公斤和418.32萬噸。全省糧食總產量五年累計達到21110萬噸,與“十五”相比,增加了3227.13萬噸,是歷史上糧食產量最高的五年。五年平均單產400.5公斤,比“十五”提高了44.12公斤。主要經濟作物和高值產品,除油料和棉花因面積大幅縮減,產量下降外,其它作物產量均有明顯增長。全省棉花總產五年累計470.98萬噸,與“十五”相比,增加了38.6萬噸。2010年因面積縮減和單產降低,總產比2005年減少14.4%。全省油料總產五年累計1674.1萬噸。2010年因遭遇陰雨和洪澇災害,總產下降,比2005年減少5.9%。水果、蔬菜、食用菌總產分別為1438.00萬噸、9030.75萬噸、230萬噸,分別比2005年增長19.7%、4.9%、74%。畜牧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2010年肉、蛋、奶總產分別為704.66萬噸、384.84萬噸、271.56 萬噸,分別比2005年增長7.1%、 5.9%、 38.1%。漁業生產能力穩步提高,2010年全省水產品產量783.39萬噸,比2005年增長17.8%。
2.農業農村經濟結構更加優化?!笆晃濉逼陂g,我省從自身比較優勢出發,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前提下,積極加快農業結構調整,不斷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大力發展瓜菜、果品、花卉、中草藥、食用菌等特色產業和產品,著力優化農產品區域布局;大力發展畜牧業和水產業,努力提升其在大農業中的比重;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特別是農產品加工業,進一步拉長農業增值鏈條,拓展農業結構調整空間,推動了農業農村經濟結構優化升級。2010年,全省農村一二三產業比例由2005年的11:57:32調整到9:54:37。農林牧漁各業產值分別達到3670.07億元、86.53億元、1774.46億元、847.37億元,分別比2005年提高80.4%、54.8%、57.6%、81.9%。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實施成效顯著,初步形成了以11大優勢農產品為主、覆蓋全省的8大優勢產業帶。全省優質專用小麥、玉米分別達到4700萬畝和3500萬畝,設施蔬菜面積達到1300萬畝,水果優質果率達到60%,茶園面積發展到27.45萬畝。優勢特色產業逐步向高端高質高效發展。“十一五”末,全省農產品加工增值率已達到67%,來自于蔬菜、果品、食用菌、茶葉這四大特色產業的收入已占到農民總收入的22%。全省農民收入呈現出平穩較快增長趨勢, 2010年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990元,比“十五”末增加3059元,年均增幅12.2%,超出“十一五”規劃任務5.2個百分點。其中,工資性收入大幅度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比重由“十五”末的36.58%提高到42.30%。農民非農收入所占比重達到62%以上,收入結構逐步由以農業為主向以非農產業為主轉變。
3.農業科技支撐能力顯著提升?!笆晃濉逼陂g,我省著力提高農業自主創新能力,推動農業發展由主要依靠物質資源投入向依靠科學技術、提高勞動者素質和管理水平轉變,不斷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笆晃濉逼陂g全省累計取得省部級以上農業科技成果334項,培育新品種352個,推廣農作物新品種和關鍵技術845項,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48%。小麥、玉米、棉花、花生、蔬菜、水果等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8%,比“十五”末增加2個百分點。全省105個縣(市、區)基本完成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財政全額撥款的基層農技推廣機構達到94%。農村勞動力轉移、新型農民科技和新型農民創業等農民培訓工程,五年共培訓農民510多萬人。全省實現了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縣域全覆蓋,技術推廣涉及到糧棉油菜果,推廣面積達到7500萬畝。在23個縣實施推廣增施有機肥和秸稈還田,大力提高耕地有機質含量。全省推廣小麥高留茬還田面積4500萬畝,玉米秸稈機械化還田面積2600萬畝,利用人畜糞便、工、農業廢棄物生產商品有機肥350萬噸。植保防災減災能力顯著提高,全省共開展農作物有害生物防治面積36億畝次,共挽回各種經濟損失近3000億元。農機總動力達1.16億千瓦,比“十五”末增加2400萬千瓦。各類配套機械達到410.5萬臺套,增長25.87%。其中大中型糧食生產配套機械達到84.94萬臺套,增長102.4 %。農業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7%,比“十五”末增長17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