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張欽)去年中國已經超越印度躍居全球第一大黃金消費國。不過根據世界黃金協會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中國將黃金純粹用于金融操作是需求的一種形式,也是影子銀行的一小部分,這部分黃金在2013年年底總量可能達到1000噸,規模約430億美元。換句話說,黃金已經像此前的融資銅以及融資礦一樣成為一種融資手段,這說明大量進入中國的黃金并沒有真正被滿足消費需求。關鍵的是,隨著近期國際金價和匯率的震蕩,融資金可能帶來的危機同樣不可小視。
據行業人士介紹,作為具備金融屬性和貨幣屬性的特殊商品,黃金本身確實具有成為融資交易品種的優勢。比如在國外,很多投行和大型金礦企業都將黃金作為融資或套利的工具,實施黃金與美元之間的套息交易。不過在國內,黃金作為融資工具還主要局限于黃金租賃業務,多數是金礦、黃金加工企業與銀行間進行這項操作。
不過有期貨商表示,一些其他企業現在也開始把黃金作為融資的工具,他們通過各種手段從銀行借到黃金,然后在上海黃金交易所的交易平臺上將其賣出獲得資金。“上海的黃金租賃融資成本一般在6%左右,而在其他地方最低能做到4%左右,遠遠低于市場融資成本,所以很多企業都會這么做!”針對這種現象,上海黃金交易所高層已經約談了各商業銀行,有消息稱今年以來各銀行的黃金租賃業務已經明顯收緊,規模明顯小于2013年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