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焦夢)最近幾年環境問題特別嚴峻,環保界也在不斷反思和展望。很多學者包括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提出了環境污染排放量的歷史拐點,認為對環境問題進行歷史總結非常必要。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指出,環境保護必須要有大格局、大戰略。首先,長期戰略方面,符合綠色要求的產業和環境保護產業并舉,把環境保護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掛鉤,如建設上水下水、垃圾焚燒、美化鄉村環境,提高環境容量,得到社會和公眾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支持。
第二,近期策略方面,通過嚴格執法培育法治意識,遏制壞境污染嚴重惡化的趨勢;通過嚴格執法讓企業發現自身的問題,逼迫企業通過采購相關設備、進行技術改造來守法,從而創造環保產業需求,拉動就業,促進綠色經濟和環境保護產業的發展。
第三,向區域一體化和行業整合要經濟和生態效益。目前的環境規劃仍然是以行政區域為單元開展,很多低端產業長期生存的原因正是在于區域一體化沒有完全推開。區域一體化可以取長補短,讓優質產業在更大地域上得以發展,也讓劣質產業和企業失去立根之地。目前一些行政區域的地方保護主義嚴重,比如一些地方對鋼鐵行業的保護。他認為該淘汰的鋼鐵企業就得淘汰,淘汰之后為其他高端鋼鐵企業騰出發展空間。一旦產業結構優化了,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就自然上去了。常紀文認為,通過區域一體化,提升高端產業和企業的市場占有率,減少區域間環境污染的內耗,經濟增長完全有可能重新躍上8%的臺階。
“北京處在經濟高地,周邊是河北的經濟洼地,經濟發展差距過大,”他以此為例形象地說明區域一體化目前遭遇的難題。此外,他還認為霧霾和水污染表面原因是個體企業的超標和超總量排放,實際上是區域結構不優化、行業結構沒有整合的問題。
第四,向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要效益。常紀文指出,以前的經濟發展是犧牲資源、犧牲環境、透支勞動力包括透支外匯匯率的“犧牲經濟”,“犧牲經濟”相對應的是“代價社會”,環境污染、資源浪費、養老等都要社會代價來承擔,我們應該向創新經濟和平衡社會轉變,通過管理和科技創新解決資源環境問題和犧牲經濟的問題。
第五,通過社會參與和監督解決環境問題,通過法律制裁解決環境問題,并保證GDP持續發展。沒有社會的參與和監督,環境的解決問題就是句空話?!艾F在行政監管的隊伍越來越龐大、越來越無效,干活的少,監督的多。最好的辦法是發揮社會的參與和監督,實現體制內監督和體制外監督相結合,改變監督格局?!?常紀文如是說。
第六,提高經濟和社會福利,解決因為環境保護高要求帶來的短時間收入、就業不足導致的社會不穩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