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發展門戶網訊(實習生金慧東)中國政府發布的《中國實施千年發展目標報告(2000-2015年)》顯示,中國部分受損生態系統已得到恢復,中國環境持續惡化的趨勢得到初步遏制。中國基本建立了類型比較齊全、布局比較合理、功能比較健全的自然保護區群或網絡。自然保護區保護了中國90% 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85% 的野生動物種群和65% 的高等植物群落。到2012 年,中國獲得改進后的安全飲用水源的人口比例達到92%;使用改進的廁所的人口比例達到84%。中國政府將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納入政策和計劃,扭轉環境資源損失趨勢。
將可持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全面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中國是最早提出并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國家之一。1992 年聯合國環發大會后,中國政府于1994 年3 月發布《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 世紀人口、環境與發展白皮書》,并簽署了《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1996 年將可持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并全面推進實施。進入新世紀,中國進一步深化對可持續發展內涵的認識,于2003 年提出了以“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核心內容的科學發展觀。2005 年,提出了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先進理念,并于2007 年將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寫入中國共產黨黨章,并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先進理念。2012 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即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布局。2000 年以來,中國圍繞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相繼頒布和修訂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將相應內容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綱要,制定了促進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的系列專項規劃,并調動各種力量予以推進落實。
造林綠化事業快速發展,森林資源持續增長。中國大力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京津風沙源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護補助試點建設、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范區等重點生態修復工程,森林資源步入快速增長期。2000 年以來,共完成造林面積達8470 萬公頃。根據第八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2009-2013 年)結果,中國森林面積2.08 億公頃,森林覆蓋率由本世紀初的16.55% 上升為2013 年的21.63%。人工林保存面積6933 萬公頃,居世界第一位。森林資源的快速增長,為減緩全球森林銳減和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草地面積保持基本穩定,質量呈現提升態勢。在草原重大生態建設工程帶動下,各地加大草原保護建設力度。2000-2013 年期間,草地面積維持在近4 億公頃,約占國土面積的41.7%。西部12 個省(區、市)草原面積為3.31 億公頃,占全國草原面積的84.2%。自2005 年以來,除去由于降水量減少而導致的突然鮮草產量略有下降外,全國天然草原質量總體有所提高,鮮草總產量總體呈現增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