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農業部、發改委等八部委上半年共同發布了《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年)》,《規劃》一經發布便引起了巨大反響。農業是我國經濟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關系民生的切實方面。我國目前已經進入新時期、新常態,在新時期、新常態下怎樣以創新促發展,打造發展新引擎,實現我國農業的持續穩定增長,已經刻不容緩。近日,《規劃》專家撰寫組負責人,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環境經濟與政策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朱立志研究員在做客中國網《中國訪談》時,對《規劃》內容進行了深入解讀。
針對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朱立志說,《規劃》基本原則的第二條就說出了“要堅持創新驅動與依法治理相協同”,這就突出了創新驅動在整個能源可持續發展規劃的重要性。它要求一手抓驅動,一手抓法制。因為法制既可以保障創新驅動,還可以為創新驅動設立一條合理的軌道。比如進行技術產權保護等等,不讓違法行為來侵害,要一手抓創新,一手抓法制,這是規劃里面的重要原則。
規劃里面說堅持創新驅動還有幾句話,“大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和機制體制創新”,這是規劃里面寫進去的。還有“釋放改革新活力,推動科學種養,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促進農業發展方式的改變”。這是在第二條基本原則里面高度突出了創新驅動。還有《規劃》里面說到,“到2020年,我們的科技進步貢獻力要達到60%。”這里面依靠的就是創新驅動,不僅要依靠原始創新還要依靠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更要依靠集成創新。
因為農業特別要注意集成創新,就是把現有的庫存的科技成果很快地對接到農業生產上來,能夠發揮巨大作用的。比如說生態農業的技術模式,還有一些循環農業的技術模式,要靠各種各樣的生物技術和物理技術進行集成創新,這就是朝著生物農業和物理農業集成的模式,將來中國農業才能真正走向可持續發展道路。
另外《規劃》里面在保障體系部分也是高度強調了創新驅動,它有這么一條,叫“加強科技體系機制創新”。比如在資源節約型技術方面,在環境友好型技術方面,在生態保育型技術方面,我們要推動協同共管,不是過去那種單打單的,一個人干一個人的,或者一個團隊干一個團隊的,這就叫體制機制創新,在這方面尋找創新驅動,要組織實施好重大的科技項目和重大工程的攻關。
在科研組織方式方面要創新。比如說建立全國性的農業科技的協同創新聯盟,依托國家科技園進行聯盟,進一步整合科研院校的、高校的、企業的科研力量,進行共同創新。要強調健全能源科技創新的績效評價體系,這也是一種創新,如果這個績效評價體系或激勵機制跟不上,它也沒辦法在科技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尋找真正的驅動力。充分利用市場機制社會資本參與到農業的科技里來,這個過去做得還不太夠,將來在這方面要加大力度。
《規劃》保障措施里面也提到一點,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這也是創新驅動的一個重要體現,它首先就是說要創建科技成果轉化的教育平臺,要按照利益共贏、風險共攤的原則,積極探索基地加項目加企業,還有科研院所加高校、加生產單位、加龍頭企業,還有一些其它的農業合作社也可以加入進來,等等,現代農業科技集成與釋放轉化這種模式要創新起來。還有就是要進一步的加大基層的農技推廣體系的改革與建設力度,這也是很重要的。盡管社會的力量要介入,但是目前基層的農技推廣體系還是很重要的力量,要進一步改革創新、加大力度。創建科技成果評價機制,按照規定在農業可持續發展領域有突出科技貢獻的給予獎勵,這也是一種獎勵機制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