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康艷兵。金慧東攝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 王振紅)中國當前正處于城鎮化的加速階段,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康艷兵在接受記者專訪時指出,“即使把2億多農民工計算在內,目前的城鎮化水平也才剛超過55%,未來還要有2-3億人從農村轉到城市,過上更好的生活,與此同時農村地區的老百姓生活水平也會大幅提高,這將導致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中國在消費領域的民生能耗和碳排放將不可避免地剛性增長。”怎樣才能推動中國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新型城鎮化是路徑之一。這要求我們走一條“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新型城鎮化道路,以更少的資源環境和碳排放代價,來滿足老百姓日益提高的合理的生活水平。
康艷兵列舉數據表示,在工業化和城鎮化都已經完成的發達國家,工業、建筑、交通領域的能耗和碳排放基本上各占1/3,但是中國的建筑、交通等消費領域的能耗和碳排放總共才占1/3左右,這并非說明我們多么節能低碳,更主要是由于中國的老百姓當前的生活水平還很低。“中國每百人汽車保有量才10輛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中國許多地方該采暖的還沒有享受采暖,該制冷的還沒享受空調;中國的人均生活熱水消費水平僅為發達國家的20%-25%,一些地方的老百姓半年都洗不上一個澡……這不是我們追求的中國夢,我們中國的老百姓也有權利享受更高的生活水平!”
但是,怎樣才能做到以更少的資源環境和碳排放代價來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呢?康艷兵認為,有以下三條途徑:
一是要引導低碳生活方式。我們中國人口太多,但是資源少,碳排放空間又很有限,所以不能學美國那種奢侈浪費的生活方式。其實縱觀全球,有兩大發展模式,一種是以美加為代表的奢侈浪費發展模式,另外一種則是以歐日為代表的低碳環保發展模式。在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當今時代全球發展新潮流的背景下,中國要積極引導老百姓踐行低碳社會方式。低碳并非意味著不提高生活水平,而是要滿足居民日益提高的合理生活水平。例如,老百姓生活水平要提高,但這并不意味著家家都住別墅,人人都開豪華車,夏季空調溫度都在20℃以下,冬季采暖溫度要在25℃以上,等等。這種能源服務需求是消耗能源的根本原因,并且主要取決于老百姓的生活方式、低碳環保意識、甚至是倫理道德和精神追求,不屬于技術層面的問題,所以服務需求要合理適度,我們要探索和引導好符合國情的低碳生活方式與合理適度的服務需求。
二是要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引導市場選擇節能低碳的技術方式來滿足既定的服務需求。例如,解決采暖問題,可以采用熱電聯產集中供熱、小區鍋爐房集中供熱、利用穩定的工業余熱采暖、熱泵(水源/地源/污水源/空氣源等熱泵方式)、燃氣壁掛爐等各種方式,這些技術方式都可以解決老百姓的采暖需求,但是用什么樣的技術方式更加節能低碳?需要科學論證,由市場選擇,但是我們的政策環境應該有利于推動市場選擇更加節能低碳的技術方式。再如,交通問題,城市居民的交通出行需求可以通過公共交通滿足,也可以通過開汽車實現,但是這兩種出行方式的資源環境代價相差很大,所以要鼓勵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即使要開汽車,也可以有很多選擇,是開大汽車還是小汽車,是用傳統的燃油車,還是天然氣汽車、新能源汽車,甚至太陽能汽車,滿足同樣的出行需求資源環境代價相差很大。對于城際交通問題,是用公路運輸、水運方式、高鐵還是做飛機,不同的交通運輸方式資源環境代價相差很大,所以需要規劃建設符合綠色低碳理念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此外,還要積極引導市場采用節能型建筑、綠色建筑,鼓勵廢棄資源循環利用,并加強污水、垃圾等污染物處理。通過上述方面,引導市場選擇合理的技術方式,以更少的資源環境和碳排放代價,來滿足老百姓日益提高的合理的服務需求和生活水平。
三是要做好符合綠色低碳理念的頂層設計總體規劃和落實機制。例如,城市的規劃是否合理?許多城市大部分人每天上下班路上的時間要超過1個小時、甚至2個小時,不但浪費了時間,而且浪費能源,因為規劃的不合理,即使開節能汽車,也導致許多浪費現象;再看我們的建筑物,國外的建筑都能使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而中國到處都在大拆大建,有多少建筑能夠達到50-70年的設計壽命呢?這是巨大的浪費。這樣的情況太多了,所以需要加強規劃的頂層設計,同時要加強規劃落實的監督和管理。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