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 魏博)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與普及,越來越多的貧困人口通過網絡得到有效幫扶,越來越多的貧困主體因電子商務的發展而脫貧致富。在10月16日舉辦的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電商扶貧論壇上,中國扶貧基金會等單位共同發起 《“互聯網+扶貧”聯合行動倡議書》,倡導全社會以實際行動推動互聯網與扶貧工作的深度融合,開創可持續性的扶貧新模式,為更多貧困地區的人們提供借助互聯網實現脫貧致富的機會。對此,記者專訪了中國扶貧基金會秘書長劉文奎。
劉文奎表示,互聯網技術的進步為扶貧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互聯網+扶貧”,為解決貧困問題提供了另一種思路,能夠將貧困地區帶入經濟發展快車道。貧困地區農民面臨最大的難題是農產品生產加工之后,由于路途遙遠,運輸成本高,再加上缺少市場經驗,產品難以被認可,導致他們產品不具備市場競爭力。如今,這些問題都可以解決了,電商扶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模式,扶貧工作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劉文奎介紹,2014年9月,中國扶貧基金會開始在雅安做電商扶貧的嘗試,將當地生產的獼猴桃與電商平臺合作,通過網上銷售產品,減少中間商,幫助農民提高收入。有了市場需求之后,組織農民大規模生產,解決分散生產的弊端,再進一步給農民提出一些標準。因為有了市場,農民也看到了賺錢的希望,他們也愿意按照一定的規則來進行生產。
“在電商扶貧過程中,我們在貧困村建立合作社,解決兩個問題:第一,解決規模化生產的問題;第二,解決體量控制的問題。通過合作社,大家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任何單個的農戶和個人都不能違反生產的流程,所以農藥超標問題、假冒偽劣問題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這樣就能通過合作社生產合格的產品。當達到一定規模之后,與電商平臺對接,更好地解決農產品的銷售問題。農場品銷售出去了,價格提高了,農戶的收入得到保障了,扶貧的目標也達到了。這是非常重要的扶貧手段,電商扶貧需要建立可復制的模式。”劉文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