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8日,中國科學院在北京舉行《西藏高原環境變化科學評估》發布會,圖為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徐柏青發布報告。 金立旺 攝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王振紅)11月18日,中國科學院在京發布《西藏高原環境變化科學評估》報告。
作為“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第三極”,它的環境變化,對整個地球,特別是歐亞的環境、生態系統等都有非常大的影響。“青藏高原”是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面積約260萬平方千米,包括西藏自治區和青海省全部以及新疆、甘肅、四川、云南部分地區的地球上獨特的寒旱高極;“西藏高原”是主要在中國西藏境內的、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最高海拔超過8800米的青藏高原的主體。無論從地貌景觀還是科學重要性的角度看,西藏高原無疑是青藏高原和第三極的核心。西藏高原環境變化能夠反映青藏高原或者第三極的整體變化。因此,西藏的環境問題一直為全世界所關注。
記者在會上獲悉,中國科學院組建了“西藏創新集群”,組織了100多位從事西藏高原一線研究的國內外專家,歷時三年,在五十多年歷史研究積累的基礎上,完成了《西藏高原環境變化科學評估》。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徐柏青介紹說,評估報告從氣候、水體、生態系統、陸表環境、人類活動影響和災害風險六個方面所涉及的溫度、降水、冰川、積雪、湖泊等26項指標,綜合評估了西藏高原從過去2000年到未來100年的環境變化,得出如下重要結論:
西藏高原氣候變化的突出特征是變暖和變濕。
西藏高原碰撞隆升,改變了地球行星風系,改變了亞洲氣候,也改變了中國生存環境,使得中國東南部濕潤多雨
徐柏青介紹說,在過去2000年時間尺度上,西藏高原的溫度出現了時間長度不等的冷、暖變化,但整體上呈波動上升趨勢。20世紀以來氣候快速變暖,近50年來的變暖超過全球同期平均升溫率的2倍,是過去2000年中最溫暖的時段。與此同時,西藏高原降水在南部和北部的變化方式存在顯著差異,北部呈明顯增加趨勢,南部有減小趨勢。西藏高原近期(現今-2050年)和遠期(2051-2100年)氣候仍以變暖和變濕為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