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省江口縣梵凈山腳下的寨沙侗寨。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魏博 攝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 魏博)2016年1月14日,“脫貧攻堅看貴州 網絡媒體‘走轉改’”主題采訪活動一行來到寨沙侗寨。這個充滿著民族風情的侗族小寨,古樹參天流水潺潺,層樓疊院曲徑回廊,可謂一步一景。全寨76戶304人,幾乎家家戶戶開辦“農家樂”,鄉親們熱情好客,能歌善舞。
誰曾想到這樣一個生意紅火的小寨,幾年前還被稱為“窮山雞”,房屋破舊,人均純收入不足千元,嫁出去的女兒不愿回娘家,男青年靠抬滑竿賣苦力吃飯。就在2011年,貧困發生率還高達49.3%,貧困戶有37戶,如今,僅剩3戶14人處于新扶貧標準的貧困線以下。短短五年時間,究竟是什么秘訣讓“窮山雞”變成了“金鳳凰”?
寨沙侗寨通過推行金融扶貧、旅游扶貧等方式,開展精準扶貧工作,以農村戶籍人口、貧困人口、農民人均純收入為基準,進行貧困識別劃分和規模分解,積極爭取國家開發銀行、農行、信用聯社等金融支持,共計1636萬元。老百姓在當地政府的帶動下,嘗到金融扶貧“餡餅”甜頭,走上了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