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廣州2月11日電(記者肖思思)“什么時候結婚?”“怎么還不生孩子?”……以往春節期間耳熟能詳的這些“問候”,在今年又增加了新元素:“什么時候再生一個?”
隨著“全面兩孩”在各地落地實施,“什么時候再生一個”是很多人對三口之家的關切,但是“生還是不生”,這是很多家庭需要面對的選擇。
不少希望生“二孩”的家庭,在“全面兩孩”政策落地后,歡呼雀躍,終于可以再次懷孕了。也有些趕在政策落地前懷孕的家庭,孩子在今年政策落地后出生,為他們“省”下了社會撫養費。
對于不愿意生“二孩”的家庭,要考慮的因素太多。記者采訪了解到,經濟因素、無人幫忙照顧孩子、對女性職場影響是他們關心的主要因素。
“二孩”的經濟負擔是很多人考慮的。在上海工作的“80”后龍女士女兒剛滿兩歲,回到老家過年后,就有多名家人勸她“是時候再生一個了”,理由是政策有鼓勵,女性越早生恢復越快,將來孩子有個伴。但龍女士面對現實仍然猶豫了:兩個人在上海打拼,收入加在一起才剛過萬元,家用開支本來就大;女兒明年就要上幼兒園,教育是一筆大的投入,負擔很重。此外,沒有合適的人幫忙帶孩子,意味著自己可能要放棄工作全職帶孩子,這樣先生的負擔更重了。
“春節身邊親戚朋友都在問我什么時候再生一個。他人也許只是一句關心,可是我們小家庭需要考慮的現實問題太多。”龍女士有些無奈。
再次懷孕對女性就業存在影響。在今年的地方兩會上,一些代表委員認為,“全面兩孩”政策放開,有助于優化人口結構和家庭結構,但對女性的就業和職業發展帶來了潛在的不利影響。女性職場遭遇性別歧視或更為嚴重。根據我國現行法律,用人單位應為女職工提供帶薪產假和哺乳假,生育“二孩”客觀上導致用人單位勞動力成本增加。因此,人力資源市場存在用人單位降低女性用工比例的可能。
現實中,很多原本優秀的職業女性擔心,由于生育“二孩”而失去晉升機會。廣州35歲的黃女士正在糾結孕育“二孩”的問題。“生育‘二孩’,職場發展或多或少會受影響。‘全面兩孩’政策落地后,公司已經打算進新人,作為職場媽媽很擔心會退下來。女性生孩子的黃金時期客觀上正是事業的上升期,生兩個孩子耽誤4-6年,錯過了職業發展黃金期,什么晉升機會都沒有了。”
2013年,全國29個省、區、市的生育意愿調查顯示,已有一個孩子的單獨家庭,希望生育第二個孩子的比例約為60%。國家衛計委相關部門負責人公開表示,“單獨兩孩”政策落地后,2015年初再對同樣人群做調查,只有39.6%的人希望生育“兩孩”。
“生育‘二孩’不是一件小事,關乎一個家庭的決策,旁人有時候是好心問候,但是無形中給人形成了壓力。”一位社會心理學專家建議,生孩子不能盲從長輩、朋友意見,必須要考慮清楚,有計劃地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