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記者袁放、劉芳奇 實習記者楊洋)6月25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指導,中國發展出版社和中聯控股集團共同主辦的“國研智庫論壇?2016中國資本峰會”在京舉行,主題為“經濟新動能:供給側改革、創新驅動與資本融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隆國強參加峰會并致辭。
隆國強指出,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以后,發生了很多深刻的變化。作為一個追趕型的經濟體,中國通過創新促進發展的空間是非常大的。為了尋求經濟增長的新動力,隆國強提出了三點意見。
第一,首先要用全球的視野來研究和推動中國經濟的調整,來推動我們的轉型。中國處在一個經濟全球化的環境中,改革開放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作為一個追趕型經濟體,中國要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抓住機遇。這種機遇是對創新、對加速結構調整恰恰有著直接的幫助。比如,人才,包括留學歸國人員和大量的外籍科研人員,受中國經濟增長的吸引加速向中國流入。而從投資的角度,外商直接投資逐年增加,而且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投資是去高端的制造業、先進的服務業,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在中國搞研發。走出去方面同樣有新的機遇,正是因為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了,很多發達國家企業的市場價值大幅度回落,給了中國在全球通過并購整合資源有利的機會。同時,走出去不一定非要去并購,也可以有目的去海外建立研發機構,成功的研發型的企業更要關注華為,華為在十幾年前就開始在全球布局它的研發活動,在俄羅斯、印度、美國、英國布局了很多研發中心,看重某個國家特定的研究資源來進行布局,整合全球的資源。
第二,中國企業搞創新要牢牢把握住新技術革命帶來的重大戰略機遇。新技術革命可以實現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尋求新動力。作為代表的新一輪產業革命,信息技術革命已經深刻的影響到整個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但是現階段的任務艱巨,既要在新技術的前沿不能落伍,發展新經濟,同時還要在傳統的追趕過程中通過技術的創新,實現加速的追趕。這對我們來說新技術革命是個機遇,新技術革命在傳統產業上把握住先機,就有可能后來居上、彎道超車。
第三,提供相配套的新的體制機制來支撐和保障來推動創新和抓住新技術革命的機遇。要轉變發展方式,首先要改革。今天強調的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實際上是按照新的目標,新的目標是通過創新、通過效率的提升來釋放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這需要有一套有利于創新的體制機制,這會體現在各個方面。比如在宏觀上要強調對知識產權的保護,今天我們看到美國知識產權保護是最嚴厲的,但是美國知識產權保護法律在歷史上相當長時間,只是保護本國的專利,并不保護外國的專利,因為它當時是追趕者,到后來美國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創新國家,它的企業知識產權需要在全球去得到保護,它首先是修改自己的法律,既保護本國的專利又保護外國的專利。同時還推動全球的經貿規則的制定。微觀上看,我們也需要構造一套推動我們企業重視創新的體制機制,通過改革真正激發國有企業開展創新的動力,要把中國的國有企業特別是大企業,打造成為有全球競爭力的跨國公司。要實現這樣的宏偉目標其實是需要大量的內在機制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