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發表主旨演講???
???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8月23日,由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共同主辦的2016井岡山高峰論壇在中國井岡山召開。本次論壇以“新趨勢、新結構、新動力——‘十三五’結構性改革”為主題,與會代表將圍繞“經濟增長新動力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轉型升級與服務業主導的產業結構”、“‘一帶一路’與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經濟轉型升級中的有為政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基層創新”等議題展開討論,并深入探討“十三五”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趨勢與深化結構性改革面臨的重大課題和任務。
??? 論壇上,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發表主旨演講,探討“經濟轉型的趨勢與挑戰”。他表示,總體看來,我國仍然是一個轉型大國,并且進入經濟轉型新階段。判斷我國經濟形勢,需要客觀分析經濟轉型的歷史性趨勢與階段性特點。
??? 遲福林認為,我國經濟轉型的新趨勢包括:產業結構正由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轉型。預計到2020年,我國服務業占比有可能達到58%,接近60%,基本形成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結構;城鎮化結構正由規模城鎮化向人口城鎮化轉型。預計到2020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有可能達到60%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有望達到 50%左右,基本形成人口城鎮化的新格局;消費結構正由物質型消費為主向服務型消費為主轉型。預計到2020年,我國消費規模有可能由目前的32萬億元左右擴大到50萬億元左右,服務型消費比重有望穩步提升,消費貢獻率基本穩定在65%左右,形成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新格局;開放結構正由貨物貿易為主向服務貿易為重點的轉型。預計到2020年,我國服務貿易規模有望超過1萬億美元,占貿易總額比重有可能達到或超過20%,初步形成對外開放的新格局。
同時,他也指出了經濟轉型的新特點:增長與過轉型高度融合,增長直接依賴于轉型。當前,大家對增長比較擔心,把“穩增長”看得比較重。增長固然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找準制約增長的因素。我國的經濟增長空間仍然很大,關鍵是經濟轉型所蘊藏的巨大潛力能否有效釋放。如果經濟轉型能夠取得突破,我國有條件在“十三五”實現6-7%的經濟增長,在未來10年實現5-6%的中速增長。這不僅是一個增長趨勢,而且這個增長是有質量的增長,是可持續的增長;經濟轉型牽動轉型發展全局。從現實情況看,經濟轉型、社會轉型與治理轉型交織融合。首先,經濟轉型對社會轉型和治理轉型有重要促進作用,沒有經濟轉型的突破,社會轉型和治理轉型很難突破;其次,社會轉型對經濟轉型的反作用力日益增大,一些社會問題已經直接制約經濟轉型,比如養老保險改革。如果社會轉型不到位,將制約經濟轉型,并且增大經濟社會風險。第三,治理轉型成為經濟、社會轉型的重要保障。治理轉型不到位,經濟社會轉型最終難以成功;經濟轉型與新一輪技術革命交織在一起,轉型的技術影響明顯增強。未來幾年,新的技術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以大、智、云、移、物為代表的技術創新將深刻改變傳統經濟形態并對我國經濟轉型帶來深遠影響。我國經濟轉型與新一輪科技革命交織在一起,既需要解決現有的體制機制問題,也需要積極應對新技術的突破;經濟轉型與國際經濟格局變化交織在一起,轉型的雙向影響明顯增強。一方面,國際經濟格局在未來幾年將發生重大變化,給我國經濟轉型帶來多重影響;另一方面,我國經濟轉型對世界經濟增長與經濟格局的影響日益增大。
最后,遲福林強調,“十三五”經濟轉型正處于歷史關節點。隨著內外發展環境的變化,我國轉型升級面臨的時間空間約束日益增強。未來幾年是我國轉型的關鍵時期,也可以說是經濟轉型的“最后窗口期”。轉型得好,就可以釋放巨大的增長動力,實現可持續增長;轉型得不好,錯過了重要的戰略機遇,就有可能出現發展的停滯,由此將帶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更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