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劉斯會
剛剛過去的“雙11”成交額再創新紀錄,而電商消費也更加深入農村地區。12月1日,由21世紀經濟研究院、21世紀報系聯合主辦、京東大數據和京東云提供數據支持的《2016中國農村電商消費趨勢報告》發布,報告顯示,農村電商用戶數量近年來呈爆發式增長,無論是網貨下鄉用戶,還是農產品上行(特產館)用戶,其消費習慣與消費結構均呈現獨特特征。此外,作為農村電商的重要支撐,在線金融、商流體系也在農村地區有所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表示,盡管中國農村存在網絡覆蓋率不足以及年輕人口流出的情況,不過,未來隨著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的普及以及農村電商服務體系的進一步建立,農村電商消費仍有非常大的潛力。
具體來看,隨著農村地區人均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的提升,農村電商用戶的消費習慣與消費結構也開始向城市靠攏,不再一味追求低價產品,也開始向品質看齊。不過,相較于城市用戶而言,農村電商用戶仍容易沖動消費,如何引導該地區用戶理性消費值得電商企業探索。
此外,農村電商的客戶群(即最終使用電商平臺上所購產品的人群)將呈現女性化及老齡化現象。報告建議下鄉網貨更多考慮該客戶群特點,提供更具群體特點的產品如箱包服飾、營養保健品等。
值得注意的是,鄭風田還提出農村電商消費可以探索農資電商扶貧新模式,報告也同時顯示,農資電商可以在農民不喪失土地經營權的前提下,實現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管理,通過科學種田、農產品溯源體系建設,提升農產品品質,保障餐桌安全,從而形成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二、三產業反哺農業,農民參與二、三產業利潤再分配的產業扶貧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