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海口12月9日電 (記者王子謙)來自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簡稱中改院)消息:中改院院長遲福林9日在突尼斯參加第四屆企業智庫國際峰會上指出,未來幾年,中國數字經濟有望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態勢,并將對中國經濟轉型與經濟增長產生深遠影響。
遲福林說,過去幾年中國數字經濟快速發展,某些領域出現爆發式增長,成為經濟轉型升級新動力,一批勇立數字化經濟轉型潮頭企業家也正在形成。
他分析,中國以經濟轉型為目標的結構性改革正處在關鍵時期,為數字經濟發展創造巨大市場空間。2015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20萬億人民幣,估計到2020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有可能達到45萬億人民幣左右,年均增長20%以上。
他說,數字經濟是生產性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傳統產業的數字化改造提供了先進技術、裝備、網絡和平臺等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此外,隨著中國從規模城鎮化向人口城鎮化轉型,預計未來幾年農村數字經濟仍將保持高速發展態勢,智慧城市計劃投資規模也將超過萬億人民幣。
遲福林說,未來幾年,中國數字經濟有望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態勢,將對中國經濟轉型與經濟增長產生深遠影響。他做出如下判斷:
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將進一步擴大。預計到2025年,中國信息消費總額將達到12萬億人民幣,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將達到67萬億人民幣。在數字經濟對傳統產業改造方面,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技術和人工智能等將加快向傳統行業滲透切入。大數據將和土地、勞動等一起,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
數字鴻溝將逐步縮小。隨著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的改善,城鄉和區域發展中的數字鴻溝將逐步縮小,城鄉和非發達地區的居民擁有更多參與數字經濟的均等機會。
數字經濟助力經濟全球化。在推進自貿進程中,中國將以數字經濟為重要載體,推進全球共享經濟發展。不僅在國內大力發展“互聯網+新經濟”,也將通過數字市場的不斷開放,加速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相互融合,促進各國互利互贏。
遲福林說,數字經濟在帶來技術層面創新的同時,也觸及到傳統商業、法律甚至倫理的挑戰,帶來了非傳統生活、生產方式的安全風險。他建議,各國加強數字經濟發展、經濟法制建設和監管的國際合作,防范新型風險,加快構建開放、包容的全球數字治理新格局。此外,還應發起設立數字經濟國際智庫聯盟,對數字經濟開展前瞻性研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