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王振紅)“中國投入進行納米科研已有數十年時間,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納米科學與技術進步重要的貢獻者,部分基礎研究居國際領先水平,中國納米科技應用研究與成果轉化的成效也已初具規模。中國納米科技研究正在向原創性突破轉變,并更加關注納米科技的產業化應用。”中國納米科研如何飛速發展成為當今的全球領導者,《國之大器 始于毫末—中國納米科學與技術發展狀況概覽》(中英文)白皮書給出了答案,并揭示了中國的優勢和面臨的挑戰,并為如何進一步繁榮發展提出了建議。
白皮書由施普林格?自然集團(Springer Nature)、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和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在2017年中國國際納米科學技術會議上聯合發布。
中國貢獻全球超過1/3納米科研論文
報告數據顯示,1997年,全球共發表了約1.3萬篇與納米科學相關的論文。到2016年,已增至15.4萬篇,復合年均增長率達14%,是各領域3.7%的平均復合年增長率的將近四倍。中國納米科技論文產出則由1997年的820篇增至2016年的5.2萬余篇,復合年均增長率高達24%。而且,中國對全球納米科研的貢獻一直呈穩步增長的態勢。1997年,與納米相關的SCI論文中只有6%涉及中國作者,到2010年,中國已與美國旗鼓相當。目前,中國貢獻了全球超過三分之一的納米科研論文,幾乎是美國的兩倍。
此外,中國納米領域的高被引論文持續增加,復合年均增長率達22%,是全球的三倍多。中國在2014年就已超過美國,其貢獻率是除美國以外其它國家的數倍之多,顯示了中國納米論文在數量增加的同時,質量也有明顯提升。
中國納米科研的迅速崛起,得益于政府有力的資金支持。早在1990年,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中國科學技術部的前身),就已將納米材料科學列入國家“攀登”項目,并予以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同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也資助了近千項小型的納米科研項目。在2006年初中國國務院發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中,納米科學被列為四項重點發展的基礎研究領域之一,獲得的資助也最多。此外,日益興起的“海歸潮”對中國納米科學的發展也起到不小的推動作用。
白皮書指出,在中國崛起為納米科研強國的過程中,中國科學院等機構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目前,中國科學院已是全球納米領域最主要的高影響力論文產出機構,在前1%高被引納米科研論文的產量上,已是位居其后的競爭者的兩倍以上。另有五家中國機構也位居高被引納米科研論文全球前20強,即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