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實習記者 卜碩)8月31日,第五屆(2017)世界產業領袖大會暨“一帶一路”經貿合作會在長春舉行,本屆大會由著名國際經濟合作組織——亞太總裁協會(APCEO)、投資與創新全球委員會(IIGC)、中國吉林省人民省政府聯合主辦,吉林省外辦、吉林省商務廳、吉林省發改委、吉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吉林省經濟技術合作局和亞太財富經濟咨詢中心、亞太財富國際商務有限公司共同承辦。
世界500強、《福布斯》2000強、中國央企、全球知名上市公司總裁、高管,國際政要,國際知名經濟學家、國際科學家,國際組織負責人等600多人出席會議。
大會國際主辦方領導著名國際經濟學家、亞太總裁協會全球執行主席、投資與創新全球委員會(IIGC)執行主席鄭雄偉在大會上重點對“一帶一路”經貿合作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分析。
鄭雄偉指出,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依然面臨嚴峻形勢,中國的經濟發展面臨結構調整的重大課題,同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和推動工業化進程需求巨大。“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出,不僅契合沿線國家推動工業化的現實需求,也有利于完善全球產業布局,而且將對中國參與國際經貿合作帶來新機遇。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總體上工業化水平偏低,且工業化水平差距較大。中國與這些國家的經濟互補性較強,在國際經貿合作方面潛力巨大。中國對許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出口增長明顯,2016年,中國對巴基斯坦、俄羅斯、波蘭、孟加拉國和印度等國出口分別增長11%、14.1%、11.8%、9%和6.5%。由此可見。由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倡議在設施互通、貿易暢通等方面已取得顯著成效。
長期以來,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成為中國對外貿易往來的主要伙伴,近年來這些地區的需求大幅萎縮,中國的出口貿易和經濟增長動力也因此承受較大壓力。相比之下,新興市場和廣大發展中國家逐漸成為全球經濟增長最迅猛的地區,其經濟增長動力和市場規模越來越多地被外界看好。“一帶一路”倡議不僅依托于中國的歷史文化傳承,而且充分利用了地緣優勢,加強與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非洲與歐洲部分區域國家的經濟合作與貿易往來,這對于擴展對外貿易規模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鄭雄偉還表示,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中國經濟增速逐漸從中高速向中速換擋,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庫存高企成為阻礙中國經濟發展的瓶頸。當前中國的閑置產能除了集中在傳統的高能耗、高污染行業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屬于技術密集型和附加值率較高的行業,如電子設備、專用鋼板等,在國際產業分工細化的過程中這些產業將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進而給中國與這些國家的經貿合作帶來重要契機。
由于爭議解決機制尚未完善而帶來的挑戰。“一帶一路”倡議沿線有65個國家,每個國家的產業投資政策和法規各不相同,現有的ICSID、NAFTA、WTO以及尚未實現的MAI等,都給出了實現國際投資爭端解決的一些途徑。但從全球范圍來看,各種雙邊及區域投資條約參差不齊、缺乏協調,且缺乏一個有全面的多邊爭端解決機制。中國在對外產業投資中如遇爭議事件,可能缺乏統一完善的爭端解決機制,由此帶來的潛在風險對中國對外產業投資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