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屆中國-蒙古國博覽會在內蒙古呼和浩特舉行,這里是博覽會展覽主場館。中國網記者栗衛斌 攝
中國網呼和浩特9月28日訊 (記者 栗衛斌)由中蒙兩國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蒙博覽會于26日至30日在內蒙古呼和浩特隆重舉行。本屆博覽會的主題為“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面向全球合作共贏”,共設投資貿易洽談、會議論壇、展覽展示和中蒙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周“四大板塊”。
中蒙博覽會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盛會,是國際經貿人文交流的重要平臺。在“開放包容:文明互鑒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論壇上,中蒙俄等多國嘉賓學者為加快“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擴大多邊合作,建言獻策。
美美與共 助推絲路互聯互通
“絲綢之路是沿線各國共同促進經貿發展的產物,它溝通東西方文明、促進亞歐各國和中國的友好往來。絲路精神是古代東西方各國人民共同創造的人文精神,凝結著人類社會和平包容、互助互利的合作精神,”內蒙古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張志華表示,“‘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是絲路精神的繼承和發揚光大,更是“絲路精神”的當代彰顯和弘揚。”
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建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這是東方文明助力和推動全球化進程確立的新理念。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郝時遠表示,平等協商、集思廣益的共商,各盡所能、各施所長的共建,互利共贏、發展成就的共享,根本在于“美美與共”。 它既是中國治國理政的基本思想,也是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基本準則。
郝時遠說,“在中蒙兩國共享的人文歷史資源中,民間傳統具有平等、互惠、誠信特點的‘安答’伙伴關系,對實現中蒙兩國互聯互通‘經濟走廊’的建設具有現代啟示,‘安答’精神能夠為深化發展兩國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提供民心相通的文化力量。”
文明互鑒 共建“中蒙俄經濟走廊”
中蒙俄三國有著悠久的國際關系史和密不可分的地緣、人緣、文緣、商緣聯系。由于歷史的原因,在三國間形成了多民族跨境而居的獨特格局。這些跨境民族彼此間語言、文化基本相同,人文聯系素來密切,共同構筑了聯結三國歷史與現實的人緣脈絡。多元人文聯系是“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的歷史基礎。
“文明互鑒理念作為貫穿‘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各階段的思想基礎和文化契合點,在三國間的政策溝通、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中始終起著消除憂慮、增強互信、強化認同的積極作用,”內蒙古社會科學院草原文化研究所研究員王其格說,“文化和文明的平等對話與和諧互鑒,具有重要的先導作用。因此加強文明互鑒,推進“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已經成為中蒙俄三國攜手合作,共同繁榮的時代課題。”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教授奧斯特洛夫斯基表示,積極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是各國進入亞太地區多國合作體系的重要表現形式。對于俄羅斯來說,將為開發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的能源和交通基礎設施創造機會;對于蒙古國來說,可以解決其東西部地區的礦藏開發均衡問題。對于中國來說,可以有效利用現有資源,加快西部地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