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亞洲內陸是北半球最大、最廣闊的中緯度干旱區(圖?1),從空間上橫跨了蒙古國中南部、中國黃土高原以北和西北三大內陸盆地以及中亞的干旱區,也是陸上絲綢之路穿越的重要地區。這一干旱區不同于世界上分布于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干旱區(如著名的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及中東的沙漠),而是分布于中緯度地區;相反,本應該是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卻因亞洲季風的影響,成為降水豐沛的“魚米之鄉”。
現今的亞洲中緯度干旱區深居內陸,遠離各大洋的水汽來源(圖?1)。其中,印度洋的水汽被喜馬拉雅山脈阻擋;來自太平洋的水汽在經過長途跋涉之后,在抵達中亞干旱區之前基本耗盡;而來自大西洋和地中海的西風帶水汽在歐洲大陸上空也大部分耗盡,有限的水汽又受到帕米爾高原、興都庫什、天山山脈、阿爾泰山脈的阻擋。因此,亞洲中緯度地區成為了北半球最廣闊的干旱區。
亞洲中緯度干旱區究竟如何逐步發展為現今的荒漠景觀?這歷經了怎樣的干旱化過程?其形成演化的動力機制是什么?新生代以來印度、阿拉伯、非洲板塊與歐亞大陸的碰撞,青藏高原的隆升,新特提斯海的退卻以及新生代全球氣候變冷與海平面下降等區域和全球要素,究竟在亞洲中緯度干旱區的形成過程中各自扮演了怎樣的角色?這些均是目前懸而未決的問題。
亞洲中緯度干旱區發展成今天所見的干旱荒漠,并不是短時間內實現的,而是經歷了漫長的地質過程,而且也不是某些學者認為的該地區一直都是干旱環境。事實上,亞洲中緯度地區在地質過程中經歷了階段性演化的進程,是從半濕潤—半干旱—干旱—極端干旱漸進演化而來。本文也主要嘗試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礎,結合近年的研究結果,探討亞洲中緯度干旱區的階段性演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