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區域發展全要素獲取、格局與機理模擬和四層循環經濟、六城建設生態城等區域綠色發展優化決策關鍵技術及應用上取得了重大創新突破。首次建立了東北亞南北綜合樣帶及樣帶梯度,創建了中國北方及其毗鄰地區數據共享平臺和東北亞?E-Science?信息化科研協作網絡,制作數據庫?90?個、圖集?5?部,采集并帶回標本和樣品?3?000?多個,填補了國內空白;發表數百篇論文,出版考察報告專著?20?多部,授權?9?項發明專利和?20?多項軟件著作權;獲得數項科技獎勵,培養了?75?名中青年國際科學考察研究骨干,與俄、蒙兩國科學院簽署了?12?項合作協議;15?份咨詢建議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實質性批示或被中辦采用,多項成果被國家和地方政府廣為應用,產生了巨大的綜合效益。為“一帶一路”規劃、生態文明建設和俄羅斯遠東發展戰略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撐,有力地促進了新時期我國科技基礎性工作和科學考察的國際化、信息化、標準化和規范化。
2017?年,在孫鴻烈、陳宜瑜、歐陽自遠、孫九林等老一輩科學家的指導下,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中蒙俄國際經濟走廊多學科聯合考察”項目啟動實施,董鎖成擔任項目負責人和首席科學家。按照點—線—帶—面?4?個層次,即重點城市—五帶—六區—全區域,已組織了?10?多次跨國聯合科學考察,穿越了蒙古國全境及俄羅斯太平洋沿岸到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初步完成了對跨西伯利亞鐵路沿線地區、貝加爾湖城市群、中俄陸路口岸、中俄沿海區、遠東地區、烏蘭巴托都市區、中蒙跨境區等重點區地理環境本底、自然資源、城市化與基礎設施、社會經濟和投資環境的聯合科學考察。收集到豐富的地理環境和經濟社會等數據,編制了中蒙俄經濟走廊相關專題地圖;形成了?10?份咨詢報告,部分得到采納,發表了數十篇科研論文,與俄蒙科研機構簽署了?10?多份合作協議,聯合組織了?5?次中蒙俄經濟走廊及相關國際研討會,在俄蒙、“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及國內產生了強烈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