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2000?年前,漢與古羅馬以及西域諸國經濟交往形成的商貿通道,自漢唐至明清,不時在使用。隨著時間推移與世界變化,這條當時最大的國際商貿大通道留下了巨量的人類活動痕跡,在不同時代、不同路段被冠予“茶葉之道”“玉石之道”“皮毛之路”“瓷器之道”等,德國人費迪南德?·?馮?·?李希霍芬命名的“絲綢之路”則讓人對這個商貿通道產生無限遐想,從而聲名遐邇、傳播全球。
自清代以來,外國人曾多次來華進行地理、地質、礦產考察與調查,其中包括調查這條跨越東亞-歐洲的商貿通道。他們在華的“調查”“勘測”“考古”基本沒有依法向中國官方報備,調查結論也隨其所欲地提交政府。由于在考古技術、方法與知識等方面的落后以及國力的式微,中國人對這些發生于自己國土上的調查、考古,基本上是靠邊站、很難參與,更不要說起什么主導作用。在?20?世紀初之前,中國考古的“榮光”皆是外國享用。每當想起這段歷史,對于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從事空間考古的王心源研究員來說,心總是隱隱地痛。
絲綢之路在數千年的歷史中,興衰起伏。絲路暢通帶來的是沿線國民的富裕,世界的和平;絲路的阻隔導致經濟衰微和戰爭。在新的時期,中國倡導的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又將給千年絲路帶來怎樣的命運轉折?
發揮高新技術優勢,用空間考古發現絲路新的考古遺存,用現代技術去保護好珍貴遺跡,用心講好過去的故事,開展沿線文化科技交流,促進民心相通,用科技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是王心源研究團隊在“一帶一路”研究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