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對技術的渴求,人才也是蒙、哈、吉、塔、烏最為急缺的。喬格俠說:“我們有非常大一塊精力是給他們培養人才,這么多年,我們做著做著都做成了朋友。”
喬格俠說,只要這些青年人表現出想要繼續學習的意愿,他們團隊都會盡力去給他們爭取幫助。就在?2018年?9?月,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蒙古國各有一位學生來到懷柔雁棲湖報道,來中國科學院大學攻讀博士研究生。
在這個過程中,喬格俠團隊不斷地對這些國家的科研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培養高層次科研人才與未來“有親緣”的合作者;并且還借助“中國科學院-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長獎學金”(CAS-TWAS?院長獎學金)、政府獎學金、中國科學院大學獎學金等,不斷積極推進這幾個國家的青年人才到中國學習。其中塔吉克斯坦學生?Abdulaziz Davlatov?畢業回國后,就職于塔吉克斯坦科學院動物與寄生蟲學研究所。最早與喬格俠團隊合作的一名塔吉克斯坦科學家,現已成為塔吉克斯坦科學院的主要領導。在這個合作交流過程中,團隊不僅為培育發展中國家未來科技人、科技領軍人物作出了貢獻,同時也為我國培養了一批知華、親華、愛華的外國科學家群體。
“感覺現在走過去,就是敞亮、痛快!以前總感覺天山像是把我們擋住了一樣,蒙古高原科考只能止步內蒙古,但現在不一樣了,不僅是蒙古國,連帕米爾也一樣能去,他們知道我們是真正的做科學研究,真心實意地與他們開展互惠互利的合作,對我們也變得非常友好”。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喬格俠團隊也進行了很多次“走出去”的技術培訓,專門派技術人員到蒙古國、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做與資源收集相關的專項培訓,如動物標本制作技術、監測設備運行與維護等。在現場手把手培訓當地科研人員,并把設備也留在當地,得到的監測結果可直接為當地的生產實踐服務。
喬格俠說,以前只在自己的圈子里做,第一次出國門時,還不免心虛犯嘀咕,就這樣去采標本,會不會被當地人抗拒??僧斦嬲~出去之后,想著他們的需求,帶著我們的產品和技術,靠著一股子真誠,還有中國科學家這種敬業奮斗的精神,收獲了理解,還收獲了更多的合作。經歷了這么多,現在這些國家理解了中國科學院利用科技優勢,真切地在為他們的民生福祉服務。這也是“一帶一路”民心相通的真正意義。(作者:張帆《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