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冷戰結束之后,國際水聲界的理論和實驗研究偏重于淺海,國內水聲界的工作也主要集中在我國周邊近海的大陸架淺海環境。但是最近十幾年,為了爭奪海洋資源,國際上的“藍色圈地”運動深入深海。我國海洋科技特別是深海領域起步較晚,與發達國家相比,在裝備和技術體系的建設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十三五”海洋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將深海探測技術研究列為重點任務之一,深海環境中的目標遠程探測已經成為當前的研究熱點。
研究基于水聲傳播物理特征的信號處理技術是推動水聲裝備進一步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只有將海洋環境復雜性考慮在內,新型聲吶才有可能達到最優的技術性能。從這個角度來說,深海聲吶技術取得跨越式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在于對深海環境水聲傳播特性的深入挖掘。總而言之,水聲物理模型、信號處理技術與海洋環境緊密結合是水聲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深海聲傳播信道
深海最大的特點是其獨有的海洋分層現象及其產生的不同聲傳播模式,這些聲傳播模式與聲吶的工作原理密切相關。圖?1?為低緯度地區一個典型深海聲速剖面下聲傳播路徑示意圖。聲速剖面為典型的?3?層結構:表面等溫層(形成表面波導)、溫躍層和深海等溫層。在深海等溫層,當某深度上的聲速與海面聲速相同時,該深度稱為臨界深度。聲線由表面波導底部出射,出射角度為?0o—5o,傳播路徑如圖?1?中所示。下面分析每種深海信道及其在目標探測中的應用。
圖 1 低緯度地區典型深海聲速剖面下聲傳播路徑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