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傳統的海洋觀測主要是以調查船、潛浮標為主的?;^測或以衛星遙感、航空觀測為基礎的天基觀測。由于海洋環境的復雜性和獨特性,已有海洋觀測數據存在的短暫、不連續等問題一直制約著海洋科學的發展。源自冷戰時期美國海軍水聲監視系統的海底觀測網是人類建立的第三種海洋科學觀測平臺。在現代傳感器、水下機器人、海底光纖電纜、物聯網、大數據等新型技術的推動下,海底觀測網融合物理海洋、海洋化學、海洋地球物理、海洋生態等學科,解決深海、極端環境下高分辨率和實時獲取海洋觀測數據的技術難題,可以深入到海洋內部觀測和認識海洋,實現從海底到海面全天候、長期、連續、綜合、實時、原位觀測。
美國、日本、加拿大以及歐洲各國的著名海洋研究機構一直引領海洋科學與技術的發展,憑借在海洋觀測領域的先發優勢,紛紛投入巨資開展海底觀測網絡關鍵技術研究,建設海底觀測網絡。我國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間,陸續開展海底觀測網試驗節點關鍵技術的攻關,以及海底觀測網試驗系統的研究和建設工作(表?1)。鑒于當前海洋科技發展,在國務院?2013?年出臺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中指出,將優先安排包括海底科學觀測網在內的?16?項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為資源與能源開發、環境監測和災害預警預報、國家海洋安全等研究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