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陶宛位處“一帶一路”西端,區位優勢獨特、營商環境便利、自然環境優美,綜合優勢和產業競爭力吸引了眾多各國企業來此投資興業,值得您了解和關注。
2019年立陶宛經濟形勢良好,GDP實際增長率達3.9%,居歐盟及歐元區成員國前列(歐盟、歐元區成員國GDP平均增幅為1.4%)。立陶宛是歐洲地理中心,位于波羅的海東岸,連接北歐、西歐各國,俄羅斯、白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以及波蘭等中東歐國家,區位優勢明顯,全國人口僅280萬,但可輻射總人口達7億的多元化市場。立陶宛是歐盟、歐元區、申根協定、經合組織和北約成員國,充分享受歐洲經濟一體化、集體防衛等制度安排所帶來的貨物和人員自由流動等便利、以及透明、穩定、規范、安全、可預期的宏觀環境。立陶宛擁有優越的自然人文環境,社會安定、人民友善、文明和諧、政策規范透明、政府清廉。生命科學、激光技術、金融科技、交通物流、農業食品、木材加工等產業具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同時也毋庸諱言,作為西方陣營一員,立陶宛在價值觀、政治立場和意識形態上親美倚歐仇俄,2018、2019年連續兩年在國家安全威脅評估報告中荒唐地把中國列為其國家安全威脅。
本屆立陶宛政府以吸引外資、創造就業、促進增長為施政方向,不斷致力于改善投資環境,2017年擴大了自由經濟區稅收優惠力度;修改了勞動法,放松就業關系,減輕了雇主負擔;出臺寬松政策,大力推動金融科技行業發展,金融科技企業注冊公司只需3天,獲得支付機構(PI)或電子貨幣機構(EMI)牌照僅需3個月,比歐盟國家快2-3倍。2018年立陶宛正式成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在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中全球排名從第16位上升至第14位。在IMD2019年競爭力排名中,立陶宛經濟競爭力位列第29位,超過鄰國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波蘭;根據戴德梁行的一項調查,立陶宛制造業吸引外資的競爭力也排名靠前。
經貿合作是中立雙邊關系的重要內容和支撐,迄今本屆立陶宛政府和商界在支持和推動對華務實經貿合作方面有共識。2017年11月,中立正式簽署《“一帶一路”政府間合作諒解備忘錄》,為中立合作提供了頂層設計和方向指引。立陶宛政府對“一帶一路”建設和“17+1合作”態度比較積極,2018年成功舉辦“16+1”農業部長會,成為首個首屆進博會簽約參展國,時任立陶宛總統格里包斯凱特作為首個外國元首接受央視專訪并率團參會,使立陶宛在華廣受關注。2019年5月,立陶宛總理出席第八屆中國-中東歐領導人會晤,6月立陶宛作為雙主賓國之一參加首屆中國-中東歐博覽會,11月主辦“17+1”金融科技高級別論壇并在維爾紐斯成立“17+1”金融科技協調中心。農業是中立合作的重點領域之一,農業合作成果豐碩,2017年中立簽署冷凍牛肉對華出口協定書和中立農業合作行動計劃、2018年中立簽署青貯飼料議定書、2019年簽署小麥、青貯飼料和野生海捕水產品對華出口議定書,2019年底立陶宛牛肉和小麥首次實現對華出口。除農產品外,中立還簽署了鐵路合作備忘錄、郵政和快遞領域合作備忘錄、中國-中東歐國家銀聯體合作協議等,在多個領域務實合作實現突破。
受益于“一帶一路”倡議和“17+1合作”,2019年中立雙邊貿易額增長2.03%達21.35億美元,來立陶宛中國游客人數也超過21000人次。立陶宛是中國在波羅的海地區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則是立陶宛在亞洲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國在立陶宛投資合作項目正穩步增加,合作領域不斷拓展擴大。立陶宛寬松的金融創新政策環境,吸引不少中國金融科技企業關注,截至2019年年底共有10家中國金融科技公司在立陶宛注冊并獲得立陶宛中央銀行頒發的電子貨幣機構或支付機構牌照。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為促進中立務實經貿合作,凝聚在立中資企業力量,幫助中國企業更好開展對立投資經營和對外交流合作,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經過兩年多努力推動和籌備,立陶宛中國商會于2019年初注冊,8月23日正式掛牌成立,并藉國慶招待會之機隆重亮相,立陶宛政商各界近百人出席,包括10多位立副部級以上官員。立陶宛企業署2019年推出了中英雙語的立陶宛國家微信公眾號“Focus On立陶宛商務”,向中國市場推介立陶宛產業、商機、文化和風土人情。
立陶宛擁有諸多優勢,開展投資、貿易、科技、農業、旅游合作均可有為,但國內企業對此尚缺乏了解,故其市場潛力未得到充分挖掘和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