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時期建構空間治理體系的重點內容
能否實現“不高質量”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轉變,關鍵在于能否盡快建立與高質量發展相匹配的治理體系。我國現行空間治理還不能滿足區域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的體制機制和政策措施體系需求、實現現代化目標的要求及發展戰略的轉型,這給體制機制創新和深刻變革提出了緊迫的需求——必須加快國家治理體系中相對薄弱的空間治理體系的現代化進程。“十四五”時期,完善政府、市場、社會組織、公眾有機配合、相得益彰的空間治理模式,健全公平與效益并重、政府調控與市場優化配置并重、問題與目標并重、約束與激勵并重、局部與整體發展并重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區域政策體系,著重解決當前區域協調發展的重點難題,建立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區域協調新機制,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空間治理模式
我國空間治理是由空間發展戰略、法律與規劃、區域政策體系為核心內容,由政府管理、市場機制、社會治理等為參與者共同實施。
建立由黨中央和各級黨委直接抓空間發展戰略的治理模式。在五年規劃和愿景發展的建議中明確黨對空間發展的戰略指引和意志、要求,并提出戰略區域發展的部署。黨抓戰略應該成為中國治理模式最鮮明的制度特色。“十四五”可先采取“小法律”“大規劃”,規劃具有法律效應的空間治理模式。“十四五”出臺空間治理類的法律,應局限在對空間類規劃賦權,以及明確空間類規劃具有法律效應等“小”范疇,避免法律缺乏充分研究急于出臺帶來的相互沖突等弊端。
健全區域發展規劃和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區域發展規劃以確定跨行政區的重大戰略以及協調解決跨行政區重大政策機制問題為重點,國土空間規劃以“三區三線”劃定,以及保護與開發的落地布局、空間管控為重點,形成“行政區+X” 的“大”規劃體系。規劃一經批準發布,等同法律,是約束政府、企業、社會和個人空間開發決策和行為的準繩。開展空間規劃指標實施情況的評估,替代目前各種指標體系“滿天飛”的績效評估方式。美麗中國、生態文明、高質量發展、現代化等不同提法都涉及空間治理和區域發展的內容,均應采取對空間類規劃確定的目標和內容實施進展作為統一的指標體系。
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社會治理的作用。政府應抓住空間資源供給側調控的“牛鼻子”,利用市場價格機制,形成多用多掏錢、濫用要懲罰、集約高效要獎勵的市場機制管理模式。充分發揮公眾的參與和監督作用,健全社會組織第三方評估制度,形成過程要參與、結果要知情、實施要監督的社會治理模式。
區域政策體系
發揮主體功能區戰略和基礎性制度的統領作用。區域政策體系圍繞主體功能區戰略制定,客觀上就解決了長期以來我國區域政策破碎化的問題。以主體功能區為基礎性制度,健全與主體功能定位協調一致的財政、產業、投資、人口流動、土地、資源開發、環境保護、績效考核等區域政策。當然,主體功能區戰略、規劃和基礎性制度也應該在“十四五”規劃中予以完善,以更好滿足區域政策一體化的要求。區域政策體系中具有“指揮棒”作用的依然是領導干部績效考核。按照主體功能區定位,明確不同類型主體功能區,以及相同主體功能區但處于不同自然地理背景和不同發展階段的高質量發展要求,實施各有側重的差別化領導干部績效考核。推動區域政策單元由行政區或類型區向地理單元拓展。兼顧社會經濟一體性以及自然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將大江大河的一級到二級流域及其重要的三角洲和灣區等地理單元作為國家制定區域政策的重要類型,實現區域政策有機匹配。
注重區域政策導向上的?3?個轉變或拓展。即由當前政府主導空間資源配置向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優化資源配置的轉向;由當前扶持貧困地區、老工業基地等問題導向的政策側重點向邊疆地區的長治久安、海洋國土高質量開發利用等目標導向的拓展;由側重于嚴格的空間管控、產業負面清單等約束性政策向激勵人口轉移、科技創新資源跨區域應用、發達地區培育高科技發展的動力系統等激勵性政策拓展。
區域協調新機制
以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為基點。發揮地區比較優勢的重點在于落實各地區主體功能定位,區域協調新機制的著力點應該放在因履行主體功能而經濟效益不佳和因發展路徑依賴而對優化轉型動力不足這2個問題上。一方面,加大中央政府主導的生態補償與財政轉移支付,建立高標準市場體系下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建立政府調控、市場調節、生態企業為主體的農產品價格形成與利益補償機制,解決生態地區和糧食主產區等經濟效益相對較差的問題。另一方面,進一步推動城市化區域尤其是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地區的新舊動能轉換、區域一體化發展,提高城市品質與治理能力,推動經濟發展、社會福利、生態環境同步提升。
區域協調發展機制的導向應該是在促進人口經濟進一步集聚過程中實現區域均衡發展。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使經濟向都市圈、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區域進一步集聚的同時,實現經濟集聚過程中人口同步集聚促進區域均衡發展。解決城鄉協調發展的根本出路是基于城、鄉特色的城鄉等值發展。以協調推進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發揮城、鄉優勢,在滿足多樣化的生產生活需求中實現各自價值。其中,有??2?個關鍵點:實現城鎮人口下鄉安居樂業的機制突破,實現城鄉間人口雙向流動;深化農村土地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完善農村土地出讓、租賃、入股的市場機制,提高農村人口市民化的能力,滿足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基本成本要求。
區域協調新機制是在促進區域經濟穩步增長的同時,使得區域發展的綜合質量得到同步提升。推動東部沿海等發達地區構建激勵改革創新的體制機制,最大限度激發發展活力和潛力,將資源集約高效利用、環境污染零增長和產業再升級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推動欠發達地區加快補齊公共服務、治理能力、生態環境等“短板”,充分發揮資源生態稟賦優勢,推動形成差異化的綠色發展之路,將生態保護和人民福祉的提升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部署和發動欠發達區域(相對貧困區)致富的持久戰。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的難點地區依然是更大的相對貧困地區。按照全國相對貧困線(人均收入水平的?50%—60%?以下)衡量我國相對貧困人口,其總數及區域分布依然是穩定的。一方面,推動人口從一方水土無法養活、養富一方人的區域有序遷出,使更大比重的鄉村人口在遷移中實現城鎮化,以及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通過就業技能培訓和增強就業能力的對口支援等,實現遷得出、能進城、會致富、留得住。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的轉換機制,通過科技創新和現代管理制度創新,將資源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并實現價值化,創新資源優勢價值化后的分配體制,形成當地老百姓從資源優勢的轉換中多收益、見實效的良性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