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5月18日上午,貧困治理與現代化發展國際論壇在云南省怒江州召開。中國外文局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院長于運全在會上發布了報告《中國減貧的全球認知和經驗啟示》。
報告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扶貧論述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進行了系統分析和闡釋,在結合大量數據和豐富案例的基礎上,精準提煉出中國減貧的五大核心理念:一是人民至上理念,中國共產黨堅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真正做到了識貧、扶貧、脫貧,確保減貧的不竭動力、明確方向和解決之道,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二是精準扶貧理念,在脫貧攻堅中堅持做到精準識別、精準選配、精準施策、精準退出、精準監測,確保脫貧成效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三是內源式扶貧理念,注重推進思想扶貧、智力扶貧,激發群眾脫貧的內生動力;四是社會扶貧理念,廣泛調動和凝聚各方力量,鼓勵社會各界發揮專業優勢參與扶貧,形成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五是國際合作理念,中國堅定做世界減貧事業的倡導者、推動者和貢獻者,與各國共建沒有貧困、共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于運全指出,對外傳播中國減貧的核心理念,講好中國減貧故事,有利于國際社會深切感受習近平扶貧論述的思想偉力和實踐偉力,深刻理解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和中國特色減貧道路,更好認識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的重大貢獻,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的中國力量。
報告深入分析了有關中國減貧的全球認知和輿論態勢,指出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世界媒體對中國減貧的關注度持續升溫,20多年來的英文報道量始終保持全球第一位。自2000年9月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通過以來,有關中國減貧的全球媒體英文報道量已經突破26萬篇。世界五大洲中,亞洲、美洲、非洲媒體對中國減貧的報道量排名前三位,亞洲媒體英文報道量超過9萬篇,占全球報道總量的57.3%。這顯示廣大發展中國家對中國減貧關注度較高,期待學習借鑒中國的減貧經驗。其中,“精準扶貧”“生態保護”“易地搬遷”“教育”“就業”“消除饑餓”“中國模式”“可持續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成為全球媒體報道中國減貧的“高頻詞”。
通過對中國減貧全球關注度和認知度的分析研究,報告就如何進一步推進世界減貧事業和現代化進程,得出了以下經驗啟示:
一是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各國的減貧工作受到國際輿論的普遍關注,國際社會應進一步深化合作,早日實現“消除一切形式貧困”的目標。
二是深化各國減貧經驗的交流與互鑒。亞非拉等發展中國家十分關注中國的減貧經驗,國際社會應進一步深化減貧經驗交流,促進世界的共同繁榮和可持續發展。
三是推進中國減貧經驗與世界發展實際相對接。世界應推動各國探尋符合本國國情、根植本國文化的減貧之道,幫助發展中國家加強扶貧開發能力建設。
四是實現貧困治理與現代化發展有效銜接。國際社會對中國減貧成就的關注,背后是對中國現代化發展之路的探尋,鄉村振興是中國未來實現現代化的一項關鍵性工程,其中的理念和做法值得與世界各國交流與分享。
據悉,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是國家專業智庫,主辦《當代中國與世界》《中國翻譯》《對外傳播》等專業期刊,每年舉辦當代中國與世界智庫論壇以及數十場多雙邊智庫對話會,發布《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中國企業海外形象調查報告》等權威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