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科技發展如何處理好開放與自主的關系

發布時間:2021-05-27 13:50:20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包云崗 孫凝暉   |  責任編輯:殷曉霞
關鍵詞:開放,自主,科技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2020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中提到,建議稿起草過程中要注意把握5條原則,其中第3條為“處理好開放和自主的關系,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

從國家層面來看,開放與自主均是重要的發展目標。然而,在實踐過程中,很多人卻往往無法兼顧開放與自主,甚至認為兩者之間存在矛盾。事實上,國家領導層始終堅持開放是發展的大方向,是我們不能摒棄的大原則。2020年11月19日,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對話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明確指出:“開放是國家進步的前提,封閉必然導致落后?!袊苍缫淹澜缃洕蛧H體系深度融合。我們絕不會走歷史回頭路,不會謀求‘脫鉤’或是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p>

國家的開放涉及很多方面,諸如市場、經濟、文化、娛樂等,本文則聚焦科技。當前,我國科技領域面臨諸多“卡脖子”技術亟待攻克,因此本文主要討論:在技術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的情況下,如何在開放環境下提升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能力。

一個國家在科技領域的開放,具體表現為該國通過貿易或援助等方式引進其他國家的裝備、技術、人才等要素資源。從過去幾十年的國際技術貿易來看,存在4種不同的開放模式,按照它們對發展自主研發能力所產生的作用由弱到強排列:①引進產品,開放本土市場銷售進口產品與服務,無本土研發;②引進外資,在本土設立外資企業或合資企業,不易獲取核心技術,但有助于培養本土人才;③引進知識產權,獲取國外先進技術授權或技術方案,在本土實現“消化—吸收—再創新”;④引進人才,掌握先進技術的海外人才在本土研發關鍵核心技術。

開放能為一個國家的民眾帶來價廉物美的商品,提供高水平的服務,但也很容易導致一個國家的自主研發能力停滯不前,這也是巴西、阿根廷等諸多拉美國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之一。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針對“科技發展如何處理好開放與自主的關系”這一問題,筆者提出2條基本原則:①人才是實現自主能力的根本;②好的開放應能促進人才質和量發展。

基于上述4個分類的分析框架,我們認識到:不管是引進知識產權進行“消化—吸收—再創新”,還是獨立研發關鍵核心技術,歸根結底是需要在本土具備足夠規模的高水平人才。因此,開放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要增加高水平人才。然而,對于落后國家,完全依靠國家自身基礎和條件來培養高水平人才,是一件很有挑戰的事。如果通過開放引進在先進國家培養的人才到本土研發技術,或引進國外先進的思想、技術和管理來加速本土人才的培養,那么這樣的開放便是積極的、有意義的。

誠然,人才只是必要條件,有了人才還要有正確的謀略,包括:如何加強本土產業鏈的聚集與發展;如何以實力促使對手與我們進行專利交叉許可授權;如何在全球建立統一戰線,共同培育新的產業生態等。限于篇幅,本文便不再展開論述。

案例分析:中國計算機事業的創立

以20世紀50年代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籌建過程為例,當時中國計算機事業尚未開啟,老一輩計算機專家同樣面臨如何處理好開放和自主的關系,他們最終做出了2個關鍵決策。

(1)先仿制后創新,仿制為了創新。當時老一輩計算機專家認為,通過在大學中設立相關專業、從培養學生學習理論基礎開始,時間周期太長,滿足不了國家急迫的需要。于是他們決定,先根據蘇聯現成的電子計算機和圖紙進行仿制,在仿制過程中學習技術,為未來的自主創新奠定基礎。

(2)在中國本土仿制,而不是送人去蘇聯仿制。老一輩計算機專家認為,在中國國內仿制蘇聯的計算機,能迅速建立和培植中國自己的科研隊伍、工業生產隊伍、應用隊伍和管理隊伍,而這是中國計算機事業的基礎。

中國計算機事業的先驅們綜合考慮了中國當時的學科基礎、長遠目標、經費開銷等因素,做出了非常務實的決策,遵循“人才是實現自主能力的根本”這一原則,很好地處理好了開放與自主的關系,實現了中國計算機事業“從0到1”的突破。

中國開放實踐回顧

縱觀中國開放的實踐歷程f,4種開放模式往往是混合實施,在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側重。

(1)新中國剛成立的前30年(1949—1978年)。我國工業體系的建立主要靠大規模引進成套技術設備產品,同時引進消化各類相對落后的技術方案;并以此為基礎,培養了一批骨干人才,形成了一定的自主研發能力,但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與工業領域不同,那段時間的國防領域主要以引進人才為主,錢學森、錢三強、鄧稼先等一批海外人才歸國,為“兩彈一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讓我國具備了戰略國防力量的自主研發能力。

(2)改革開放的頭20年(1979—2000年)。我國主要采取了“以市場換技術”路線,目標是通過開放本土市場來引進產品、外資與知識產權等多種要素資源。這一時期,我國引進各類裝備和技術方案的金額從1979年的24.85億美元增長到2000年的181.76億美元;同時,通過合作生產、合資辦企業、獨資設分支機構等方式引進大量外資,培養了一批技術人才與管理人才。但這段時間大量優秀人才出國留學,人才以外流為主,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自主研發能力。 

(3)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后(2001年至今)。我國在4種開放模式上更趨于平衡,尤其在引進知識產權和引進人才方面得到顯著改善。國家在引進高鐵、2G/3G通信、液晶顯示、開源軟件等一批國際先進技術的同時,更重視“吸收—消化”的能力建設,因而培養出大批本土技術人才;這些人才又逐步具備了“再創新”的能力,發展出5G通信等國際領先的技術。開放的政策也吸引大批海外人才選擇歸國創新創業,研發核心技術。得益于中國高水平人才數量和質量不斷提升,中國的科技實力也不斷增長。

回顧中國科技發展過程中的開放實踐歷程,自主研發能力的相對起伏,都和人才培養、人才流向緊密相關,這也印證了“人才是實現自主能力的根本”這一原則。

對中國處理器芯片產業發展的啟發

芯片產業是影響一個國家長遠發展的戰略產業。其中,處理器芯片是電子設備的“大腦”,支撐了占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約1/6的信息產業。然而,我國核心處理器芯片在全球市場份額比例仍不到1%,電子產品嚴重依賴進口處理器芯片。2019年我國集成電路進口總額為3040億美元,其中處理器芯片進口額高達1423億美元(占比46.8%),且主要從美國進口,面臨重大“卡脖子”風險。

“如何處理好開放和自主的關系,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對于這個問題,我國處理器芯片產業面臨的挑戰尤為突出。一方面需保障我國出口金額達上萬億美元的電子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需保障黨、政、軍等關鍵領域的信息基礎設施和核心裝備的自主可控。圍繞這兩大目標,過去20年我國處理器芯片產業逐步形成3條不同發展路線,分別被稱為A、B、C體系。 

(1)A體系。一批國產處理器芯片企業走引進國外技術、與知識產權兼容已有成熟生態的發展路線。例如,“海光”“兆芯”基于X86處理器生態,“海思”“飛騰”則基于ARM處理器生態。A體系開放性強,部分國產CPU已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但由于X86生態和ARM生態均由美歐企業獨立構建,基于A體系的國產處理器需獲得指令集授權或CPU IP核授權,自主性相對偏弱。

(2)B體系。以“龍芯”和“申威”為代表的國產處理器芯片企業早期分別采用國外指令集MIPS與Alpha,在“消化—吸收”后實現“再創新”,設計自主定義指令集,并獨立構建生態。B體系自主性最強,但生態構建也面臨諸多挑戰。

(3)C體系。最近10年以開放指令集RISC-V為代表的開源芯片模式成為新趨勢,吸引了包括華為、中興、阿里、展銳等一批頭部企業及大量初創企業積極投入。C體系核心理念與5G通信技術發展模式相同——全世界共同制定標準規范,各國企業根據標準規范自主實現產品,投入多、貢獻大,則主導權大。該模式能較好地兼顧開放與自主。

過去我國在處理器芯片領域主要在A體系與B體系2條路線上投入,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尤其是在高水平人才方面。A體系與B體系在過去20年為中國培養了一批優秀的處理器芯片設計人才,但仍然遠遠不夠。據一項統計顯示,2008—2017年在處理器芯片架構領域的優秀人才85%在美國就業,僅有4%在中國,差距巨大。因此,要加快自主研發能力的建設,根本解決之道依然是人才——急需加快高水平人才的培養速度,擴大培養規模。

能兼顧開放與自主的C體系通過開源開放模式,大幅降低了芯片設計門檻。2019年中國科學院大學啟動了“一生一芯”計劃,5位本科生實現了在4個月內完成了一款64位可運行Linux操作系統的RISC-V處理器的設計,并引起了社會積極反響,這正是得益于基于開源芯片生態與芯片敏捷設計方法的C體系的發展。事實上,C體系目前仍處于發展初期,中國應加大對C體系的投入,因為它不僅能加速芯片設計人才的培養速度與培養規模,釋放我國工程師紅利,還能充分發揮我國市場大、應用場景多的優勢,成為未來處理器芯片生態的主導力量。

總結

新中國成立70余年來,我國的科技實力得到巨大的提升,如今論文發表總數、高被引用論文數、國際《專利合作條約》(PCT)專利等多項指標位居國際前列,這離不開中國一系列大力開放的措施,也離不開在開放過程中始終堅持提升自主能力的戰略定力。只要遵循“人才是實現自主能力的根本”與“好的開放應能促進人才質和量的發展”這2條基本原則,并結合正確的謀略,相信就能在開放環境下提升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能力,就能處理好科技發展過程中開放與自主的關系。


(作者:包云崗,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孫凝暉,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吨袊茖W院院刊》供稿)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