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智庫建設,明確要求把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切實抓好,并對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作出了一系列決策部署。2015?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指出要切實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充分發揮智庫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2015?年底,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工作啟動會議指出,要精心組織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工作。可以看出,高端智庫建設已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制度性安排,迫切需要智庫通過科學的理論方法體系洞悉未來科技發展趨勢,提供前瞻咨詢建議和系統解決方案,推進我國創新驅動發展。
我國學界圍繞著智庫理論研究、智庫方法創新、智庫范式探索等展開了豐富而卓有成效的研究與探索,推動著智庫領域重要議題的創新與發展。智庫?DIIS?理論方法和智庫雙螺旋法成為國內多個重要智庫報告中提到的專門針對智庫問題的研究方法。智庫雙螺旋法始于研究問題,終于解決方案,由外循環、內循環、“十大關鍵問題”和方法工具層?4?個部分構成,是對智庫研究范式的探索。其中,智庫問題解析方法研究是智庫雙螺旋法“十大關鍵問題”中的首個問題,是開啟智庫問題研究的第一步。本研究在智庫雙螺旋法的基礎上,對智庫問題的解析方法進行深入研究。
智庫雙螺旋法中的問題解析方法框架
英國哲學家波普爾認為“科學和知識的增長永遠始于問題、終于問題”——問題是科學研究的邏輯起點。從認知論和戰略思維的角度出發,解決問題需要明確?3?個問題,即“這個問題是什么?”“為什么要解決這個問題?”“怎么去解決這個問題?”。其中,“這個問題是什么?”是首要問題。
關于問題的概念眾說紛紜。其中,林定夷綜合多位學者的見解,提出關于問題概念的定義:某個給定的智能活動過程的當前狀態與智能主體所要求的目標狀態之間的差距?;诖擞^點,本文認為問題可以直觀地理解為現實狀態與理想狀態之間的差距。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縮短這個差距的過程。
智庫雙螺旋法中智庫問題解析的總體思路為:從“解析—融合—還原”的過程對智庫問題進行解析,將其分解為一系列子問題,然后結合各類知識對子問題進行融合研究,最后進行綜合還原,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基于此,本文將解析問題分為界定問題和分解問題?2?個層面。①界定問題是解析問題的基礎層次。界定問題的主要目的是要保證參與解析問題及至后來參與解決問題的各方對問題有一致的理解。對于復雜的智庫問題而言,其涵蓋的學科領域范圍較廣,往往需要多學科、跨領域人員合作。由于參與問題解析及后期研究的人員背景多樣,保證他們對問題的一致理解是奠定解析問題的重要基礎。界定問題通過定義問題和描述問題?2?個步驟實現。②分解問題是解析問題的目標層次。對智庫研究而言,解析問題的目的就是要實現對復雜問題的持續分解,直至形成不需要再細分的子問題;而所有子問題折疊回去,還能回到最初的總問題,最終通過完成對各個子問題的解答,形成關于總問題的解決方案。分解問題通過構建框架和形成子問題集?2?個步驟實現(圖?1)。
智庫雙螺旋法中的問題解析方法步驟
基于上述智庫雙螺旋法中的問題解析方法框架,智庫雙螺旋法解析問題可以分成?4?個步驟,即定義問題—描述問題—構建框架—形成子問題集。
定義問題
定義問題是界定問題的第一步,是問題研究的起點。定義問題的核心任務是對主題詞進行概念化處理,最終完成對主題詞概念在該問題解析中的共識性定義。在定義主題詞概念之前需要完成處理信息及確定主題詞的任務。相應地,定義問題階段的主要任務流程包括:處理信息—確定主題詞—定義概念(圖?2)。
處理信息。處理信息的主要目標是為定義問題提供基本的信息支撐。相應需要重點完成的任務是收集相關原始資料,整理資料形成初步信息,并對信息進行分析。處理信息階段可以采用的方法包括文獻計量方法、文本內容分析方法等。在信息處理過程中,根據問題涉及的不同領域,分別由不同領域的學科專家主導完成各自領域的信息處理任務。
確定主題詞。主題詞就是一個問題中的核心詞匯,問題圍繞其展開論述;相關人員對主題詞的理解一致,就相當于對該問題的認識有了基本的共識。因此,確定問題中的主題詞非常必要。確定主題詞階段可以采用頭腦風暴等以專家判斷為主的方法。應用頭腦風暴方法的關鍵在于完整記錄智庫專家意見,將記錄轉化為便于統計和處理的形式,對相關信息進行整合。通常,一個問題會包含若干個主題詞。除了確定主題詞外,還要圍繞主題詞盡量窮盡列舉所有可能的關鍵詞,形成關鍵詞組,關鍵詞組構成問題主題詞的注腳,輔助相關人員理解問題。
定義概念。完成問題中的主題詞概念的定義,就基本完成了定義問題的核心任務。概念化處理是保證理解一致的重要處理方法。對問題主題詞的理解達成共識形成概念(concept)的過程即為主題詞的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相對于觀念(conception)來說,概念具有明確性和共識性的特征。定義概念除了要明確概念的內涵之外,還要從不同維度、不同方面確定概念的邊界,將研究問題框定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在完成定義概念任務的過程中,需要用到專家判斷的方法(如德爾菲方法等),同時將前?2?個步驟所得結論呈現給智庫專家作為信息支撐。其中,德爾菲方法是收集專家意見的重要方法,能有效避免專家面對面研討而對彼此意見產生的影響,是頭腦風暴方法的有益補充。
定義問題階段信息處理任務的主要方法包括文獻計量方法、文本內容分析方法等,主導專家為學科專家;確定主題詞任務的主要方法是頭腦風暴方法等,主導專家為智庫專家;定義概念任務的主要方法為德爾菲方法等,主導專家為智庫專家(表?1)。
描述問題
描述問題是從戰略思維的角度出發,回答關于“問題”的問題。根據本文認同的問題的概念,即問題為現實狀態與理想狀態之間的差距,準確界定問題需要關注現實狀態與理想狀態,以及現實狀態與理想狀態之間的差距,以對問題提供全景化的描述。因此,描述問題階段的主要任務包括:描述理想狀態、描述現實狀態、描述差距(現實狀態與理想狀態之間的差距)。不同智庫問題的描述重點有所不同。一般而言,理想狀態就是所要達到的目標是什么,回答“為什么要研究這個問題”的問題,有助于描述理想狀態;對問題進行背景分析,有助于描述現實狀態;進行影響因素分析,有助于描述現實狀態與理想狀態之間的差距。描述問題階段的主要任務流程包括:描述理想狀態—描述現實狀態—描述差距(圖?3)。
描述理想狀態。按照戰略思維的指導,回答“為什么要研究這個問題?”比問題本身更加重要。這決定了在后續的研究中,是否能夠堅持目標導向。并且,了解研究這個問題的原因,以及所要達成的核心目標,有助于在研究過程中不斷糾正偏差,保證研究始終圍繞核心目標進行。因此,描述問題階段的首要任務是描述理想狀態,即通過回答“為什么要研究這個問題”的問題來呈現想要達到的理想狀態圖景。描述理想狀態需要挖掘出專家頭腦中的隱性知識,運用專家判斷的結果??梢赃x用的方法包括專家訪談方法和研討會方法等。通過一對一訪談或者組織群體研討會,收集一手資料并進行整理分析,最大程度利用智庫專家和政策專家判斷的結果。
描述現實狀態。完成描述現實狀態的任務,主要通過進行背景分析實現。在進行背景分析時,有一些最初針對企業決策問題設計的工具和方法可供借鑒。SWOT?分析就是適用于問題背景分析的重要方法,可以協助描述問題研究面臨的內、外部環境。SWOT?分析應用了系統分析的思想,按照矩陣形式,匹配分析多種因素,主要選項包括:“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威脅”(threat)。應用?SWOT?分析問題所處的內部環境方面的優勢主要是指現有的研究基礎、可調用的資源;劣勢主要是指內部有哪些限制條件。問題所處的外部環境方面的機會主要包括有哪些可以借鑒的成果,哪些創新空白點;面臨的威脅主要是指外部有哪些限制條件。背景分析還可以選用技術路線圖方法——技術路線圖是一種結構化的管理和規劃方法,有助于清晰呈現問題的背景和現狀,進行現實狀態描述。
描述差距。完成描述理想狀態與現實狀態之間差距的任務,一般可以通過進行影響因素分析來完成任務目標??梢跃C合運用?SMART?原則分析方法和情景分析方法等。SMART?原則主要是指:“具體性原則”(specific)、“可衡量原則”(measurable)、“可實施原則”(action-oriented)、“相關性原則”(relevant)、“時限性原則”(time-bound)。在?SMART?原則的指導下,描述一個問題主要包含?6?個方面的內容:背景、成功標準、邊界、限制條件、責任人及相關人員、資源。除去已經用?SWOT?分析過的背景等內容,應用?SMART?原則描述該問題的其他相關因素,主要包括現狀概述、衡量標準、問題邊界、責任人及相關人員。此外,情景分析方法適用于在問題明確的情況下,列出問題的主要影響因素,也是描述理想狀態與現實狀態的差距時可供選用的方法。
需要指出的是,問題描述階段的任務劃分并不是絕對的,因此研究方法的應用也并非局限于某一任務階段。比如,SWOT?分析和?SMART?原則都可以配合研討會方法使用,以回答與這個問題相關的原因、現狀、影響因素等方面的問題。描述問題階段描述理想狀態任務的主要方法包括專家訪談方法、研討會方法等,主導專家為智庫專家、政策專家;描述現實狀態任務的主要方法是?SWOT?分析、技術路線圖方法等,主導專家為政策專家、學科專家;描述差距任務的主要方法為?SMART?原則、情景分析方法等,主導為學科專家(表?2)。
構建框架
構建框架是解析問題中的關鍵步驟,定義問題和描述問題主要聚焦本階段任務,確認并闡明問題。而構建框架以定義問題和描述問題的結果為基礎,同時作為形成子問題集的指導,是解析問題過程中承上啟下的關鍵步驟。構建框架就是在系統思想的指導下,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對總問題進行分解。構建框架階段的主要任務流程包括:厘清邏輯關系—構建主框架—構建層級框架(圖?4)。
厘清邏輯關系。厘清邏輯關系是構建框架階段的基礎任務。系統論的思想在厘清邏輯關系的問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區別于更適用于解決自然科學與工程領域的硬系統方法論,有學者提出了更適用于人類活動系統中的管理與社會問題的軟系統方法論。軟系統方法論有助于不同專業背景人士針對一個復雜問題進行溝通,從而達成共識性的理解。在軟系統方法論中,建立系統活動的根定義階段主要涉及?6?個要素,用來保證根定義邏輯上的完整性、嚴謹性。研究者將其概括為?CATWOE?方法:C?指顧客(customer),即系統的受益人,也就是提出解決問題需求的委托方;A?是執行者(actor),即解析和分配問題的受托方;T?是轉變過程(transformation process),即系統的變化過程;W是世界觀(weltanschauung),即系統活動所具有的價值和倫理意義;O?是所有者(owner),即有權決定系統開關的人;E?是環境限制(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即來自上一級系統的制約。借鑒?CATWOE?方法建立關于復雜智庫問題的根定義,然后依據根定義建立概念模型。需要指出的是,應用軟系統方法論可以選擇多個相關系統建立多個根定義與模型。對于本文研究而言,即不同學科或領域的專家從自身專業知識出發,分別建立根定義,并建立相應的模型;最后組合這些模型,由智庫專家和學科專家主導形成綜合的根定義與模型。
構建主框架。主框架即總問題下的第一層框架,是解析總問題的邏輯主線。完成構建主框架任務需要遵循目標導向原則、全面性原則、邏輯性原則。①目標導向性原則,指在構建框架的過程中,要始終以定義問題和描述問題的分析結論為基礎,不能偏離問題的主旨。②全面性原則,與目標導向性原則是相對的,指構建框架既不能偏離問題的中心,同時也不能遺漏問題的關鍵要素。③邏輯性原則,指構建框架要以一定的邏輯關系為依據,列舉與總問題相關的要素。厘清要素之間的關系,可以使問題解析更加清晰,這對子問題的形成,以及后續的具體任務分配,至關重要。在構建主框架任務階段,需要在借助軟系統方法論厘清與問題相關的邏輯關系基礎上,采用專家判斷的方法,吸取專家意見,加以匯總,形成主框架;具體可選用研討會方法、頭腦風暴方法或者德爾菲方法。構建主框架任務的主導專家為智庫專家,輔之以學科專家的專業判斷。
構建層級框架。層級框架是介于主框架和具體子問題之間的框架,主框架下的問題如果還能再細分,則這一層級的問題就構成了層級框架。完成構建層級框架的任務也須遵循目標導向原則、全面性原則、邏輯性原則,同樣需要以專家判斷為主的方法,應用研討會方法、頭腦風暴方法、德爾菲方法中的一種或者方法組合收集智庫專家和學科專家的意見。構建層級框架與構建主框架的區別在于其關注的問題更加具體,并且每一層級框架的構架只對上一層次的框架負責。構建層級框架的主導專家可以是學科專家和智庫專家。
構建框架階段厘清邏輯關系任務的主要方法是CATWOE?方法等,主導專家為智庫專家、學科專家;構建主框架的主要方法包括研討會方法、頭腦風暴方法、德爾菲方法等,主導專家為智庫專家、學科專家;構建層級框架任務的主要方法包括研討會方法、頭腦風暴方法、德爾菲方法等,主導為學科專家、智庫專家(表?3)。
形成子問題集
子問題集是由某一層框架下不可再分的子問題組成的集合。在框架的基礎上,根據問題的復雜程度,對子問題持續分解,直至將問題分解成獨立的、便于求解的問題為止。形成子問題集是解析問題的最后一步。清晰、可操作的子問題集有助于在后續的問題解決階段,對子任務進行分配,從而各個擊破,最終達到解決總問題的目的。同時,對問題進行分解之后,更容易識別出其中的核心任務,確定任務的優先次序,從而能夠集中優勢資源,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形成子問題集階段的主要任務流程包括:確定分類維度—羅列子問題—識別關鍵子問題(圖?5)。
確定分類維度。某一層級框架下的子問題的分類維度可以從時間維度(活動流程等)、空間維度(組織形式等)、主體維度(執行主體等)等角度劃分。在考慮子問題的分類維度時,可以應用?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方法,即遵循“相互獨立、完全窮盡”的原則。雖然,在面對一個復雜的現實問題時,很難做到子問題之間的完全獨立和窮盡,但是,至少應保證子問題中的核心概念是獨立的,問題中的所有元素都在子問題中有所體現。對這個原則執行得越好,就越有利于后續研究問題任務的分配,最終也越有利于問題的解決。確定分類維度的任務可以由學科專家主導,輔以管理專家的判斷。
羅列子問題。羅列子問題需要遵循獨立性原則、粒度適中原則、優先級原則。問題集中的子問題之間應該相對獨立,減少相互交叉和依賴的情況。問題分解的粒度適中,最小層級的子問題應結合目標的復雜程度和可用資源統籌考慮,兼顧降低問題復雜度和便于任務的分配、控制和管理。邏輯樹分析方法是展示問題的不同層次的常用方法。分解問題階段,在邏輯樹分析方法的指導下,一個總問題下生發出多個子問題。邏輯樹分析方法有助于保證分解問題的全面性,以及子問題之間的關聯性。羅列子問題的任務同樣由相應的學科專家主導,同時輔以管理專家的判斷。
識別關鍵子問題。識別關鍵子問題是分解問題階段的重要任務。識別關鍵子問題的任務目標可以通過確定子問題的優先級來實現。確定優先級可以選用矩陣分析工具,或者其他排序的方法。以矩陣分析工具為例,需要確定研究問題重要性的?2?個維度(基礎性、源頭性和對總目標完成的影響程度;替代方案難易程度),按重要程度劃分為?4?個象限,將所有子問題標注到象限圖中,最終確認問題的優先次序。應用矩陣分析方法之后,對于落在同一矩陣范圍內的問題,要進一步確定其相對優先次序,還可以選用對比分析方法。應用對比分析方法,可以將?2?個需要比較的子問題放在同一維度內,從設定的因素出發,計算相應的指標數據進行比較,進而確定其相對的優先次序。智庫專家和政策專家在確定問題優先級時發揮主導作用。
形成子問題集階段確定分類維度任務的主要方法包括?MECE?方法等,主導專家為學科專家、管理專家;羅列子問題任務的主要方法是邏輯樹分析方法等,主導專家為學科專家、管理專家;識別關鍵子問題任務的主要方法包括矩陣分析方法、對比分析方法等,主導專家為智庫專家、政策專家(表?4)。
正確地解析問題是成功解決問題的基礎。尤其是對于復雜的智庫問題而言,有效地分解問題有助于厘清問題相關影響因素,進而對問題各個擊破。解析問題的主要層次是界定問題和分解問題,遵循“定義問題—描述問題—構建框架—形成子問題集”的邏輯,完成解析問題的任務。在具體應用層面,面對復雜智庫研究問題:將問題分解為目標具體、邊界清晰的子問題集;由總問題研究受托方進行研究部署,將分解后的子問題變成子任務向下分配,具體子問題研究受托方只需要關注本層次問題的解決;復雜智庫問題研究受托方將所有子問題的解決方案進行還原或“組裝”,融合形成總問題解決方案,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
(作者:楊國梁、潘教峰,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中國科學院大學 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