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LANGUAGES

新聞

新聞直播 要聞 國際 軍事 政協 政務 圖片 視頻

財經

財經 金融 證券 汽車 科技 消費 能源 地產 農業

觀點

觀點 理論 智庫 中國3分鐘 中國訪談 中國網評 中國關鍵詞

文化

文化 文創 藝術 時尚 旅游 鐵路 悅讀 民藏 中醫 中國瓷

國情

國情 助殘 一帶一路 海洋 草原 黃河 運河 灣區 聯盟 心理 老年

首頁> 中國發展門戶網> 本網獨家>

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中國將于2025年發射下一代碳衛星

2023-07-26 11:29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字體: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7月26日,全球碳盤點衛星遙感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全球人為源碳排放與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簡稱《全球碳排放與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在會上發布,報告由中國科學院組織編寫。報告利用衛星遙感技術評估了全球和主要國別的人為源碳排放與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情況,在證實了當前主流科學認知的同時,取得了系列新的發現,為中國應對氣候談判與碳盤點、服務碳中和評估提供了重要科學數據。

《全球碳排放與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在全球碳盤點衛星遙感研討會上發布。

大氣溫室氣體持續升高導致的全球氣候變暖已成為全球性環境問題,積極應對刻不容緩。而實現“雙碳”目標,精準的全球碳盤點,即計算每一項碳排放和碳吸收的貢獻是其先決條件。其中,衛星遙感正在成為新一代、國際認可的全球碳盤點方法,可定量監測人類活動或生態系統與大氣間二氧化碳的交換情況。

報告由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空天院)牽頭,南京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等國內相關優勢單位和骨干力量共同開展,針對全球碳計劃評估中碳收支不確定性最大的化石燃料與工業碳排放、土地利用碳排放、陸地生態系統碳匯共三個分量,部署了11個相關專題。

報告顯示,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并未得到有效控制,過去10年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以平均每年增長約千分之六的速度持續升高,即便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全球二氧化碳濃度升高的趨勢仍未顯著降低。過去40年,全球森林的加速損毀趨勢并沒有得到遏制,森林面積持續減少,全球土地利用變化平均每年產生約32億噸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僅次于化石燃料碳排放的第二大排放源。其中,中國實施了大規模植樹造林生態工程,中國土地利用變化為凈碳匯效應、每年固定了近4億噸二氧化碳,有效降低了全球土地利用碳排放。全球陸地生態系統碳吸收能力持續增強,基于衛星的同化反演結果表明,過去10年全球陸地生態系統平均每年吸收了137億噸二氧化碳,其中中國陸地生態系統每年吸收了13億噸二氧化碳,約占全球十分之一。全球陸地土壤有機碳儲量也呈逐漸增加趨勢,過去40年全球土壤每年吸收了約13億噸二氧化碳,其中中國實施了大規模保護性耕作和生態管理舉措,中國土壤固碳速率最高、約占全球四分之一。

報告還顯示,中國碳衛星不僅可以實現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高精度觀測,還可以同化反演全球和主要國別的凈碳通量,即陸地與大氣之間的二氧化碳凈交換量。當國別或全球尺度的凈碳通量等于或小于零時,就達到了國家或全球碳中和目標。經過中國碳衛星同化優化計算的全球凈碳通量估算偏差大幅縮小,將年凈碳通量估算偏差從43億噸二氧化碳降低到4.7億噸。

中國科學院院士、空天院院長吳一戎指出,衛星遙感具有客觀、連續、穩定、大范圍、重復觀測的優點,是全球碳循環高精度、精細分辨率監測不可或缺的技術手段,能夠在全球碳盤點發揮重要作用,對于維護我國開展碳核查意義重大。全球已有多個國家和組織正在大力發展溫室氣體排放的監測核查支持能力,發展我國自主的全球碳盤點衛星遙感能力也刻不容緩。吳一戎介紹,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支持下,我國將于2025年發射下一代碳衛星,可以更高精度、更高效率地監測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將進一步提高我國國產衛星在大氣溫室氣體濃度、人為源碳排放、陸地生態系統碳匯等方面的監測能力,為全球碳盤點和國家“雙碳”戰略目標提供中國自主的科學數據。

報告編寫骨干、空天院研究員劉良云介紹,本次評估工作綜合利用了衛星遙感、大數據、碳同化等先進技術和方法,監測了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的時空變化,量化了人類活動和自然生態系統對大氣二氧化碳增量的貢獻,并發布了高精度、高分辨率的人為源碳排放和生態系統碳收支科學數據。他表示,空天院等國內優勢科研單位未來將繼續加強全球碳盤點的監測核查支撐能力建設,并更好發揮國產衛星觀測數據的作用,尤其是發展中國自主的大氣溫室氣體監測能力和碳盤點衛星遙感新方法,進一步降低全球和國別尺度碳收支估算的不確定性,為我國“雙碳”目標實現提供持續的科學數據支撐。

據悉,報告將逐年更新和發布。發布會由空天院副院長張兵主持,中國科學院院士于貴瑞、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徐華清等人出席會議。


【責任編輯:孔令瑤】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