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在线中乱码,青青青国产最新视频在线观看,无遮挡免费一级毛片视频,激情国产原创在线观看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LANGUAGES

新聞

新聞直播 要聞 國際 軍事 政協 政務 圖片 視頻

財經

財經 金融 證券 汽車 科技 消費 能源 地產 農業

觀點

觀點 理論 智庫 中國3分鐘 中國訪談 中國網評 中國關鍵詞

文化

文化 文創 藝術 時尚 旅游 鐵路 悅讀 民藏 中醫 中國瓷

國情

國情 助殘 一帶一路 海洋 草原 黃河 運河 灣區 聯盟 心理 老年

首頁> 中國發展門戶網> 本網獨家>

黃河流域科技創新競爭力比較分析

2024-07-17 14:18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字體: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黨的十八大以來,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解決方案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方向。隨著2019年、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在鄭州、濟南召開座談會,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被上升為國家戰略。為更好地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的實施,2022年10月,科學技術部印發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實施方案》中提到,“通過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突破、沿黃地區科技創新走廊構建,推動由黃河源頭至入海口的全域科學治理”,強調發揮科技創新對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實施的支撐引領作用。黃河流域各省份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通過統籌區域之間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升區域產業鏈、創新鏈雙向融通水平,以及強化區域協同創新等多種措施,著力推進以科技創新賦能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考慮到黃河流域實際現狀,各省份在創新要素與創新能力等方面不盡相同,摸清黃河流域各省份科技創新底子、客觀評價各省份的科技創新競爭力、全面分析各省份在科技創新競爭力方面的差異和優劣,是保障黃河流域各省份以科技創新實現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前提條件。因此,急需構建合理的指標體系,對黃河流域科技創新競爭力進行綜合性評估與比較。

為此,本文構建了黃河流域科技創新競爭力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并對黃河流域的山東、河南、陜西、山西、內蒙古、寧夏、甘肅、四川和青海等9個省份(以下簡稱“沿黃九省區”)在科技創新競爭力總體水平和各維度表現得分進行了比較,以全面了解黃河流域各省份科技創新競爭力的演進趨勢、相對水平與現存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提升黃河流域科技創新競爭力的對策建議,以期更好地發揮科技創新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

黃河流域科技創新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

科技創新競爭力是一個區域在發展過程中獲得競爭優勢的核心力量,對科技創新競爭力進行的評估受到政府與學者們的共同關注。例如,國際上的《全球創新指數》(GII)、《歐洲創新記分牌》(GIS)與國內的《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3》、《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23》、《國家創新力測度與國際比較:2006—2020年》、《國家科技競爭力報告2023》等評價指標體系已從不同維度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科技創新競爭力進行測度。為對黃河流域科技創新競爭力進行科學評價,本文在充分借鑒已有的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上,結合科技創新賦能黃河流域獲得競爭優勢的現實特征,將黃河流域科技創新競爭力橫向拆分為“科技創新投入-科技創新產出-科技創業條件-科技創新收益-科技創新影響”5個維度,以此實現對黃河流域各省份創新要素投入、產出能力、科技創業條件營造能力、科技創新活動轉化為黃河流域產業收益與對社會影響能力的多維度能力進行評價。同時,為保證不同區域水平之間的可比性,綜合考慮了規模性指標與效率性指標,縱向上考慮“實力-效力”2類指標,將黃河流域科技創新競爭力拆分為“科技創新競爭實力”與“科技創新競爭效力”。其中,“科技創新競爭實力”表征了區域在規模指標上的表現,“科技創新競爭效力”表征了區域在效率指標上的表現,將總量性指標和均量性指標進行結合,使得不同規模的區域間比較更加公平合理。最終,本文采用多維創新指數的方式,在具體指標選取上綜合考慮相關性原則、可比性原則與的操作性原則,從橫向“5個維度”和縱向“實力-效力”2個層面,構建了由27個三級指標(表1)構成的黃河流域科技創新競爭力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圖1),實現了對黃河流域科技創新競爭力“五橫二縱”物理分解。本文中,橫向視角下的“五維分解”,可以支撐黃河流域區域創新政策與戰略的分類研究與差異化實施措施;縱向視角下的“二力分解”,兼顧規模指標和效率指標,加強了區域間比較的公平性。總體而言,該分析框架提供了一個多角度、多維度全面審視黃河流域科技創新競爭力的指標體系,擴展了對黃河流域科技創新競爭力的量化研究。

文章的數據集成采用“加權綜合評價法”,以《中國科技統計年鑒》《中國統計年鑒》《中國火炬統計年鑒》與《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年度研究報告》為數據源(附表1),利用2012—2021年沿黃九省區10年間的具體相關數據進行測度與分析。

黃河流域科技創新競爭力演化趨勢比較分析

沿黃九省區形成科技創新競爭力水平差距顯著的3個梯隊,上游省份科技創新競爭力顯著落后

2012—2021年間,在沿黃九省區中,黃河流域上游省份科技創新競爭力顯著落后于中、下游省份。基于黃河流域科技創新競爭力評估指標體系,本文計算2012—2021年沿黃九省區科技創新競爭力綜合得分(圖2)及排名(圖3)。從綜合得分排名來看,2012—2021年沿黃九省區形成了科技創新競爭力水平差距顯著的3個梯隊。其中,第一梯隊為山東,其科技創新競爭力綜合得分始終保持在排名第1位,且始終與其他城市保持較大差距,并隨時間持續上升,顯示出穩定的領先地位;第二梯隊包括陜西、四川和河南;第三梯隊包括內蒙古、青海、甘肅、山西和寧夏。處于第三梯隊的省份科技創新競爭力綜合得分上升幅度緩慢,科技創新競爭力表現出逐漸趨同的趨勢。除了四川外,黃河上游的其余4個省份均位于第三梯隊。

科技創新競爭力第一梯隊的省份應提升其“效力”,而第三梯隊的省份則應優化其“實力”

在沿黃九省區中,對于科技創新競爭力處于第一梯隊的山東應著重提升自身的科技創新競爭效力,即著重優化其效率指標;對于科技創新競爭力水平處于第三梯隊的省份(內蒙古、青海、甘肅、山西、寧夏)則應優化其科技創新競爭實力,即著重優化其規模指標。從圖4和5可以看出,2012—2021年,對處于科技創新競爭力第一梯隊的山東來說,其科技創新競爭實力得分始終高于科技創新競爭效力得分。而對處于科技創新競爭力得分第三梯隊的內蒙古、青海、甘肅、山西、寧夏來說,2012—2021年,各省份科技創新競爭實力得分均小于科技創新競爭效力。

黃河流域科技創新競爭力各維度評估結果比較分析

科技創新投入——黃河流域中、下游省份的科技創新投入水平持續上升,上游省份科技創新投入不足。從科技創新投入綜合得分來看,黃河流域各省份的科技創新投入綜合得分與區域科技創新競爭力綜合得分表現出相同的梯隊分布,2012—2021年,山東始終位于第一位,第二梯隊包括四川、陜西和河南,第三梯隊包括甘肅、山西、寧夏、青海和內蒙古(圖6)。第三梯隊的省份創新投入水平表現出明顯的不足,且多處于原地踏步的狀態,其科技創新投入亟待增加。從具體指標來看,第一梯隊與第二梯隊省份的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亟待提升。例如,山東的科技創新投入綜合得分始終保持第1位,但教育經費支出占GDP比重的得分排名位于第9位。

科技創新產出——沿黃九省區的科技創新產出水平持續提升,但除甘肅與四川外的上游省份科技創新產出能力顯著落后于中、下游省份。從科技創新產出綜合得分來看,2012—2021年間,陜西科技創新產出得分始終處于第1位,且明顯高于其余省份,而內蒙古和寧夏始終交替處于第8位和第9位,其余省份綜合得分均呈現上升趨勢(圖7)。從具體指標來看,對于科技創新產出水平領先的陜西、四川、甘肅和山東來說,科技創新的產出規模指標表現出顯著優勢。對于科技創新產出水平相比較為落后的山西、寧夏和內蒙古來說,其科技創新產出水平的主要制約因素為發表SCI論文數、發表國內科技論文數和國內3種專利授權數的產出規模不足。

科技創業條件——除青海與內蒙古外,黃河流域其余省份科技創業條件相對改善,但沿黃九省區科技孵化器帶動作用仍顯不足。從科技創業條件綜合得分來看,2012—2021年,除2012年外,四川、山東、陜西3個省份始終位于前3位,山西、甘肅與寧夏始終位于后3位,河南、青海與內蒙古則始終位于第4—6位(圖8)。從具體指標來看,沿黃九省區的平均每個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業導師人數與平均每個企業孵化器孵化基金額得分均落后于其他指標,科技孵化器的作用有待進一步提升。

科技創新收益——沿黃九省區普遍面臨技術市場技術輸出合同金額、高技術產業新產品銷售收入、技術市場技術輸出合同強度與高技術產業新產品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比重全面不足的嚴峻形勢。從科技創新收益綜合得分來看,2014—2021年,山東和河南的科技創新收益交替處于黃河流域的首位;除山東在2017、2020和2021年的科技創新收益綜合得分可以達到40分以上的水平,其余8個省份的創新收益綜合得分均為40分以下(圖9)。各省份亟須探索如何有效推動科技創新活動賦能產業的升級與轉型支撐創新收益的形成。

科技創新影響——沿黃九省區的科技創新影響綜合得分穩定上升,科技創新與黃河流域社會經濟活動表現緊密相關。從科技創新影響綜合得分來看,從2015年起,山東的科技創新影響綜合得分始終保持第1位,內蒙古、陜西始終處于第2和第3位;而從2012年起位于第9位的甘肅數據相比其他省份明顯落后,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甘肅與其他省份之間的差距也逐漸增大(圖10)。從具體指標來看,山東前期在二級指標“廢水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排名一直十分靠后,其污染物排放總量相對于其他省份較大。

政策建議

實施黃河流域科技創新競爭力綜合提升戰略

黃河流域整體科技創新競爭力不強,尤其是上游地區科技創新競爭力水平遠遠落后于中下游地區。因此,黃河流域各省份需要從人才、平臺、項目、企業原始創新能力等方面實施科技創新競爭力綜合提升戰略。

建設一流創新平臺,以筑牢黃河流域研發基礎能力。高質量的創新平臺是提升黃河流域科技創新競爭力的關鍵支撐。黃河流域各省份應以承擔重大科技任務、解決重大科技問題為目標,建設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特別是以國家實驗室體系構建為引領,爭創國家實驗室。為開展高水平科學研究,取得重大原創成果打牢地基,提升原始創新能力;鼓勵和支持建設一批國家級和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產業技術創新中心等高水平創新載體,吸引國內外頂尖科研團隊入駐,提升區域科技創新能力和影響力。鼓勵黃河流域各省份打破行政壁壘,整合高校、研究機構和企業的創新資源,共同建立跨區域的創新聯盟或研發中心。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形成協同創新機制,提升整體研發效率和水平。推動企業與高校、研究機構深度合作,構建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通過共建研發平臺、實施重大科技項目等方式,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培育更多高端人才,以夯實黃河流域科技研發和創新的智力基礎。黃河流域各省份高校加強科技、人才和教育合作。支持山東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雙一流”高校在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同舉辦高層次學術會議、科技論壇和創新創業大賽,構建開放共享的區域創新網絡,以實現資源互補和協同發展;成立黃河流域大學聯盟,建立服務全流域的創新平臺和人才共享機制。黃河流域各省份應加大對青年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力度。各省級人民政府可設立黃河流域青年科技創新基金,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項目啟動資金、研究經費和成果轉化支持。同時,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擴大資金規模,確保項目持續性和多樣性。組織青年科技人才參加國際會議、訪問學者計劃和跨國研究項目,拓寬國際視野,促進知識和技術的國際交流。同時,吸引海外高層次青年人才來黃河流域工作和創業,引入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黃河流域各省份應加強高層次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團隊培養和引進。通過支持和引導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創新中心建設,吸引國內外頂尖科學家和創新團隊入駐,形成高層次人才集聚效應。設立專項基金,實施類似“黃河學者”這樣的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養計劃;針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現代農業、文化旅游、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行業領域,定向引進國內外頂尖專家和團隊

增強企業原始創新能力,以釋放黃河流域科技研發和創新主體活力。培育壯大創新企業群體。加快黃河流域創新型企業樹標引領行動、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實施。組建創新聯合體。建立黃河流域創新合作聯盟,作為跨省份的協調機構,負責統籌規劃、資源整合和項目對接。通過該平臺,促進信息共享、技術交流和資金協同,形成區域間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合作機制。鼓勵和支持沿黃九省區的高校、研究機構和企業聯合開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修復的關鍵技術研發,如水資源高效利用技術、水土保持與生態修復技術、水質監測與污染控制技術等,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提升流域整體的生態環境質量。推動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各省級人民政府應出臺具體政策措施,如稅收減免、研發補貼、創新獎勵等,鼓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保護企業研發成果,激發企業的創新動力。鼓勵企業利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改造升級傳統產業,推動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等環節的數字化轉型,提高企業研發效率和產品競爭力。

完善黃河流域科技創業條件與科技成果轉化機制

由評估結果可知,科技創業條件與科技創新收益低下是制約黃河流域科技創新競爭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亟待進一步優化各省份科技創業環境,提高科研院所、企業等創新主體科技成果市場化產業化能力。

優化科技創業環境。建設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創新平臺和孵化器,提供先進的研發設施、共享實驗室和辦公空間,吸引創業團隊入駐。支持沿黃九省區的孵化器建設圍繞產業垂直領域,搭建專業技術服務平臺,進一步做深產業孵化服務。支持沿黃九省區進一步探索孵化器聯合挖掘培育早期項目,強化省份間的協同孵化。

完善科技成果評價制度。黃河流域跨越多個省份,科技成果的應用往往需要跨區域合作。建議建立跨省份的科技成果協同評價機制,促進資源共享,統一評價標準,確保科技成果在流域內的有效轉化和應用。鑒于黃河流域生態建設、水資源管理、防洪減災等多方面的需求,應構建涵蓋經濟、社會、環境等多維度的科技成果評價體系——不僅要評估科技成果的經濟效益,還要重視其對生態環境的改善作用和社會效益。

組織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重大活動。構建一個跨省份的科技成果展示與交易平臺,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實現科技成果信息的高效共享和精準對接。該平臺應涵蓋農業、環保、水利、新能源等多個領域,促進跨區域合作與技術交流。定期舉辦以“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科技創新大會,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企業家、政府代表等共商流域內科技成果轉化策略,推動技術、資金、人才的有效整合。

加快科技投融資體系賦能科技成果轉化。鼓勵和支持地方政府、金融機構與社會資本合作,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基金、風險投資、天使投資基金等多元化投融資平臺,為不同階段的科技項目提供資金支持。特別是要注重對初創期和成長期科技企業的扶持。推動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如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科技保險、科技板上市等,增加科技企業的融資渠道。同時,建立科技信貸風險補償機制,分擔金融機構風險。

沿黃九省區成立黃河流域技術轉移協作網絡。首先,應構建一個覆蓋黃河流域所有省份,集技術供需發布、成果展示、政策指導和服務對接于一體的線上平臺,實現技術資源的透明化、便捷化交流。通過大數據分析,智能匹配技術需求方與供給方,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其次,鼓勵和支持跨省份的產學研合作。設立專項基金,對跨區域合作的重大技術攻關項目給予資金支持和政策優惠,以激發創新活力,促進技術成果的跨區域轉移與應用。

強化黃河流域科技創新對內合作和對外開放戰略

從各維度分析來看,沿黃九省區在科技創新競爭力的5個維度之間各有優劣。以2021年綜合排名位居榜首的山東為例,其科技創新投入、科技創業條件、科技創新收益和科技創新影響方面位居黃河流域第1位,但在科技創新產出方面則弱于陜西。基于此,黃河流域科技創新競爭力的提升需要各區域之間展開緊密的科技合作。

黃河流域各省份找準關鍵環節和行業開展內部科技創新合作。黃河流域各區域統籌科技創新規劃,重視區域之間的協同發展。建立黃河流域科技創新聯盟,促進省份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通過定期召開科技創新合作會議,共同制定科技發展規劃,協調重大科技項目布局,形成區域間科技創新的聯動機制。沿黃九省區成立黃河流域產業技術創新中試基地聯盟。明確中試基地聯盟的發展目標、重點任務、支持政策和實施路徑,依托聯盟機制,實現資金、人才、信息等創新資源的優化配置。搭建信息交流平臺,促進技術需求與供給的有效對接。建立沿黃省區協同創新機制,推動科技創新合作。依托黃河流域的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推動上下游產業鏈的深度融合與協同發展。支持跨區域的產業鏈協同創新,促進科技成果在流域內的快速轉化應用,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山東和河南積極打造“魯豫國家區域創新中心”,發揮“頭雁”的帶頭和引領作用。

黃河流域各省份擴大科技開放水平,與黃河流域之外的區域及國際科技創新高地開展科技合作。強化國際合作園區建設,深度融入全球創新體系。在黃河流域的關鍵城市或區域設立國際科技合作園區,吸引外資研發機構入駐,提供優惠政策和優質服務,打造集研發、孵化、成果轉化于一體的國際合作平臺。利用黃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優勢,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倡議下的數字絲綢之路建設,通過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促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信息互聯互通和數字經濟合作。 共建共享科研平臺,提升國內科技合作。構建黃河流域科技創新聯盟或協作網絡,作為連接黃河流域各省份與國內其他創新高地的橋梁。通過這個平臺定期舉辦科技交流會、成果展示會和項目對接會,促進信息共享、資源互補。鼓勵和支持黃河流域的企業、高校和研究機構與國內頂尖科研機構合作,共同建立跨區域研發中心或實驗室。鼓勵和支持黃河流域各省份共建國家級和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孵化器等創新平臺,特別是在水資源高效利用、生態保護與修復、現代農業技術、新能源開發等領域,實現設施、數據和人才的共享。

(作者:段煒鈺、陳凱華、方思清,中國科學院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王全景,鄭州大學商學院;梁會玲,山東省科學技術廳;代仁海,山東省海洋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

【責任編輯:殷曉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