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
各位網友,大家好!中國訪談,世界對話,歡迎您的收看!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于9月5日在杭州閉幕,習近平主席主持會議并致閉幕辭,隨后又在中外記者會上介紹了本次峰會達成的共識和取得的主要成果。此次峰會取得了哪些成果?如何理解這些成果?《中國訪談》特邀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來做解讀。
陳教授您好,感謝您做客中國訪談。
陳鳳英:
各位網友,大家好!
中國網:
杭州峰會舉行之前,世界輿論普遍表達了一種期盼,就是希望通過此次峰會,中國可以為世界經濟的振興開出“藥方”,貢獻出“中國方案”。從會議結果來看,您覺得大家這種期盼是否得到了滿足?
陳鳳英:
應該說得到了滿足。昨天習主席在記者會上用了一個“圓滿結束”,“勝利結束”我們是經常說的,“圓滿結束”說得比較少,但是他說“圓滿結束”。還有他講成果的時候,講到“豐碩成果”,我們(以前可能會說)得到了一系列成果或者許多成果,他用了“豐碩成果”。為什么這么講呢?29項成果,過去十次的G20峰會從來沒有,我們預測是28項,最終是29項,超過預期。
他后來講了很多東西,就是我們達成廣泛共識,從這幾個詞來看,我們已經圓滿完成任務。我們看到各國領導人都有開記者會的,包括安倍都大加贊賞這次峰會的成果。
中國“藥方”我們一直都在體現,比如我們的峰會主題,實際上我們就是在開出“藥方”,這次最明顯的就是問題導向。所謂問題導向,就是世界經濟面臨問題,這是去年安塔利亞峰會習主席講到的,就是我們要號脈。今年杭州峰會我們要開“藥方”,但是這個“藥方”是綜合的藥方,就是要標本兼治。從主題中可以看出來:首先我們要創新,第二我們要有活力,第三我們要聯動,第四我們要包容。
從主題開始,到議題議題設置,全部由中國在設計,就是堅持問題導向,對癥下藥,最終拿出來一個中國方案,我認為是非常圓滿的一次會議。
這里面還有一個表現,過去的G20峰會往往是非常緊張的,因為它是為期一天半的機制,所以它顧不上很多小活動,但是你可以看到,杭州峰會是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怎么說呢?我們在這么短的一天半時間里面,有29個文件要達成,還要有《杭州行動計劃》,在這么短的時間里,還居然抽出一個晚上欣賞杭州西湖風景,你可以看到所有的領導人或夫人,他們在緊張的環境又享受了杭州的風景,這就是中國特色或者東方元素。
中國網:
您剛才概括得非常好,問題導向,對癥下藥,可以說峰會的成果遠遠超出了預期。
習主席昨天在致閉幕辭時把這次峰會的成果概括為5點共識,其中第一條是“我們決心為世界經濟指明方向,規劃路徑”。那么這個方向和路徑是什么呢?請您給網友們描述一下。
陳鳳英:
我想方向和路徑很現實,就是世界發展到今天,金融危機以后已經是8年,為什么我們的經濟增長還是那么低迷,為什么我們又遇到了“反全球化”或者叫“逆全球化”,為什么到現在為止金融架構也沒有搭起來,為什么還有這么多的難民問題,包括現在我們看到的澳洲鐵路問題等等,我們必須要指明方向。所以我們認為“杭州共識”是非常好的,“杭州共識”達成了四個原則:
一是放眼長遠。我們知道危機應對是肯定必要的,但是“后危機時期”我們必須放眼長遠,光有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肯定不行,我們必須要有結構性改革、創新增長,還有其它方面的。
二是必須要擴大開放。如果我們不開放,比如我們以鄰為壑,比如我們只搞自己的,甚至轉嫁危機,或者貨幣政策的分化,都會引起溢出效應,這個溢出效應是負面的,所以我們要擴大開放。
三是最關鍵的,就是我們要包容發展。包容發展在杭州峰會上已經明確提出了,杭州峰會還提出了G20的“伙伴精神”,它的伙伴精神體現在哪兒?就是同舟共濟、合作共贏。在金融危機當中我們都是同舟共濟和合作共贏,我們都知道要應對危機,19個國家坐在一起要解決問題,但是后危機時期大家面對的問題不一樣了,這個時候事實上G20的伙伴精神是最重要的,當然杭州峰會重新給它點燃了。
習主席講到了,公報里面也講到了合作共贏、同舟共濟的伙伴精神,我覺得這個精神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看到,它的方向就是希望由短往長,標本兼治,關鍵是走向一個長效治理機制,我認為這是非常關鍵的,也就是我們說的“杭州共識”或者“杭州精神”。
中國網:
其實這種伙伴精神也讓我們看到未來解決困難的信心。我們感覺到此次峰會的很多理念和共識,都與我們國家的“十三五”規劃有相通之處,中國為此次峰會貢獻了“藥方”和“中國方案”,是不是就來源于“十三五”規劃呢?您對此怎么看?
陳鳳英:
“十三五”規劃里包含了“五大發展理念”,五大發展理念我認為跟我們現在主題還是有一定的區別。
實際上從“十三五”規劃你可以看到,比如協調問題,我們不協調,所以我們要協調發展;我們不創新,所以我們要創新發展;還有開放我們要持續;綠色是因為我們不綠色,我們不可持續;我們的收入分配出現了一定問題,富人非常富,窮人相對來說還是比較窮的,也就是蛋糕沒有分好,所以我們提出共享經濟。這是我們國家面臨的問題,所以提出了五大發展理念。
但是我們認為,G20也面臨問題。
首先,創新是相通的,但是協調問題我們沒有這么提出來,我們只是說活力?;盍κ菫槭裁??貿易投資已經熄火了,這就需要活力,當然創新也在其中的。而最關鍵的,就是我們必須要有一個聯動的經濟,聯動跟我們開放是相通的,但是之前我們沒有提開放,我們說聯動,也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發展必須要考慮我的利益,比如美國這些貨幣政策,以及它的溢出效應必須考慮。
第二個問題就是包容,就是我們的“共享”,包容發展比我們的“共享”更廣,為什么這么講呢?因為現在世界上,包括政策、理念都需要包容,比如美國問題和歐洲問題是不一樣的,日本問題跟歐洲也不一樣,包括中國也不一樣。所以這樣我們各個國家之間要包容。另外一個,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要包容,尤其我們在爭論問題的時候,發展理念也應該相互包容,這是我們講的“最大公約數”,所以杭州一直在說一個“最大公約數”,這就是一種包容。但是對中國來說,共享更重要,所以我認為有精華部分,我們已經在這次G20峰會體現出來了,但是我們也有杭州峰會面臨的特殊問題。
中國網:
主席歸納了第二條的共識是“決心創新增長方式,為世界經濟注入新動力。”您是如何理解創新的呢?
陳鳳英:
創新是大家面臨的共同問題。事實上我們可以看到,美國金融危機之后,大家就知道必須要走另一條路,后危機時期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回到危機前的發展方式。比如美國不可能以虛擬或者衍生品來增長它的經濟;我們亞洲經濟也不能再以制造業為主或者以出口貿易為主;俄羅斯和巴西不可以以資源消耗為主。所有國家必須要創新。
創新當中我認為理念是第一位的。這次我們習主席在開幕式上明確提出來,創新是包括理念的,理念和機制、體系、規則都要創新。他講到了一個核心是科技。我們看到,一場新的工業革命已經開始了,為什么選擇杭州舉辦這屆G20峰會,大家有一個共識,杭州是一個歷史名城,但又是一個中國改革開放到今天收獲豐碩成果的城市,它又是一個創新城市,阿里巴巴在那兒,網易也在那兒??梢钥吹?,中國科技或者IT產業的“彎道超車”在杭州有充分體現。
在世界其它國家可能有不同,美國有“再工業化”,德國有工業4.0,中國有“中國制造2025”。而網絡經濟,或者中國講的“互聯網+”里面主要的就是電商,在貿易增長的時候,電商發展是非??斓?,所以我認為這個創新可能有很大的規模,也就是首先是理念,首先是規則,還有制度,最核心是科技。
一些國家對科技還沒有感覺,比如非洲,非洲它還面臨發展問題,拉美現在還在“中等收入陷阱”中,我想俄羅斯也面臨現實問題,因為現在原油價格低了以后也成問題。
所以我認為創新是一個全球問題,可能各個國家面臨的問題不一樣。但在杭州峰會,大家感覺到只有創新才有長期發展的可能,才能使我們的經濟走出低迷。
中國網:
我們還注意到此次峰會中,可能全球治理談得比較多一些,特別是對金融的治理,所謂的“全球治理”主要包含哪些內容?在國際金融機構的份額和治理結構方面,此次峰會取得了怎樣的成果呢?
陳鳳英:
這里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我們知道2008年金融危機就發生在華爾街,就是金融出了問題,2009年4月的倫敦會議就提出來全球治理問題,但是金融危機慢慢遠去之后,美國就不關心了。我們有一個叫“國際金融架構工作組”,這個國際金融架構組就是為金融改革的,但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已經不工作了。但是杭州峰會我們把它激活了,我們叫重啟,要工作到明年。
我們為什么提出金融改革架構治理,我們認為金融改革不徹底,金融監管不到位,那么另一場危機可能又會爆發,所以這次杭州峰會就把更高效的全球經濟金融架構提到非常高的位置,是第二個議題,就是因為金融還是面臨問題的。
這次要解決的首先還是代表性的問題,也就是世界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結構是發生變化的,我們的經濟結構在發生變化,但是治理結構依然是以發達國家為主。所以IMF必須進行改革,世界銀行必須進行改革,這是一個核心問題。我們叫第十五次改革,就明年開始。在改革當中份額還是要變,因為過去都是他們指定的,現在我們需要更公平,就是IMF和世界銀行的代表性要向發展中國家傾斜。
另外還有貨幣問題,國際上為什么總是在金融危機,不斷在重復著,它還是一個貨幣體系問題,美元為主。現在這一次就提出了SDR的使用擴大問題。SDR實際上就是IMF的一個記帳單位,但是它畢竟是一個儲備貨幣,它可以用的,中國的人民幣到10月1日就要進入SDR了,所以國際貨幣實際上已經在多元了,國際格局也多元了,我們認為SDR也可以擴大,所以這次提出來擴大SDR使用的問題。
最重要的就是國際金融安全網,過去的全球金融安全網只考慮IMF,就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可能更盯著的是發達國家,但是現在要往新興市場走,所以它跟亞洲地區貨幣結合,我們叫《清邁協議》,我認為金融安全網很關鍵。
還有我們說的債務問題,主權債務也好,稅收問題也好,這些問題還是影響到金融的,所以都提出來,包括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都在這個時候提出來,因為金融架構改革是長期任務,但是這次重啟它有特殊意義,就是我們要進一步深入的去改革。
中國網:
所以說這次杭州峰會對于金融架構的改革還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作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剛才您也提到,世界各國出現了相當大的“反全球化”的思潮以及單邊主義、區域合作的趨勢,WTO多哈回合談判也是一再停滯,美國重啟爐灶的決心也是相當大了。此次峰會重申繼續支持多邊貿易體制,反對保護主義承諾。您認為峰會對多邊貿易體制的持續發展能起到怎樣的作用?
陳鳳英:
我們的第三個議題,就是強勁增長的國際貿易投資,就希望世界是一個多邊開放的,全球化要進一步深化,而不是區域主義可以替代全球化,所以這次明確提出來一個貿易問題,提出來一個投資問題,過去議題上有,但不是那么明確地提出。有指導原則,強制增加戰略,這是第一次。
我認為多邊推動還是非常重要的。實際上去年我們推動了一個,比如WTO當中的信息技術協議是去年推動的,今年也要推動。2010年就完成了在WTO內的貿易便利化,這已經提出了,我認為這是一個多邊。
另一個多邊就是服務貿易,TISA。服務貿易就是要擴大,我們中國也在其中,我認為最關鍵的就是區域貿易應該跟多邊貿易協調。你剛才講到,比如地區主義,比如美國TPP、TTIP,習主席講到了它叫規則碎片化了?,F在制定規則全是美國拿過來,一個TPP把亞太搞了,一個TTIP把整個世界搞了,所以我們能看到,地區主義和保護主義在上升。
可以理解,在經濟低迷,增長衰退,或者說收益類增加的時候,發達國家往往會保護國內。另外,美國已經在大選,特朗普現象就是一個民粹主義最集中的表現。還有歐洲馬上要大選,我們看到德國也要大選,法國也要大選,英國又在退歐,這是一個政治事件,敏感時期政治家也會傾向內向性的言論。但是我認為,我們還在推動多邊和區域的合作當中,但像TPP、TTIP這種做法,占領一個規則制定的制高點,這對我們發展中國家是不利的。
中國網:
請您展望一下,WTO未來會朝著哪個方向發展,包括剛才我們提到TPP和TTPI,它們未來會成氣候嗎?
陳鳳英:
我認為WTO必須改革,如果它不改革可能沒有發展前景:
一是一票否決是不合理了,因為WTO現在成員國越來越多了,你還要一票否決,你談而不決,決而也難施,所以我認為WTO自身要改革。這次WTO去參加了,我們能看到。
二是WTO要推進服務貿易,現在我們說貨物貿易增長很慢,但服務貿易的發展潛力很大。服務貿易發展的同時是電商在出現,也就是我們現在貿易業態在發生變化。過去我們認為就是進口和出口問題,現在是郵寄。郵寄當中有一個現實問題,就是關稅,它可以逃關稅的。我想還有一個秩序問題,因為它秩序是比較混亂的。所以我認為WTO必須自身改革,服務貿易和我們說的電商,必須納入到WTO當中。實際上還有技術、科技貿易也應該納入,因為新的變化已經開始了,科技貿易會非常多,就是我們的高新技術貿易,它也應該有一個開放和促進的作用,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需要很多技術性的東西,所以我認為WTO必須要改革。
中國網:
WTO也必須隨著咱們科技的進步和發展,隨著新業態的出現,比如剛才說的電商,來進行一些與時俱進的改革。
在這次峰會上,“包容和聯動式發展”的概念讓大家覺得比較新奇。這個共識具體體現在哪些成果上?
陳鳳英:
應該說,包容聯動這是第一次,實際上就是發展議題。在首爾峰會上提出過,但首爾峰會上沒有議,也沒有任何決議。但這次發展議題達成的協議是最多的。為什么這么說呢?我一直說,我們G20是占世界經濟的85%,也就是我們19個國家,加上歐盟,我們占世界經濟的85%,對我們很重要,對拉動世界經濟上也很重要。但在發展當中,我們缺了一塊,就是占世界人口85%的發展中國家,而這些國家對世界的長期可持續發展貢獻很大,尤其是空間的拓展。比如非洲,比如“一帶一路”周邊國家,它都有一個非常大的拓展。但這些國家又非常需要資本,比如基礎設施建設,這次專門就一個“G20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聯盟”成立了,而這個成立是由世界銀行牽頭,由OECD來牽頭,我們看到11個地區銀行,比如亞洲有亞投行、亞開行,歐洲有歐洲復興開發銀行,都要參與到全球基礎設施建設。
我認為還有一個最大問題,就是最不發達國家的問題、非洲規劃問題也拿到我們這個發展議程。還有中小企業,普惠金融在這里起的作用非常大,所謂的普惠金融就是中小企業融資的成本要降低,融資的門檻要降低,到國際上投資的限制要減少,這樣使中小企業可以跟大企業一樣,到國際上博弈,我認為這是非?,F實的。發展議題實際上也是為了G20強勁、綜合、可持續和包容增長。
中國網:
這次峰會上,中美兩大國同時批準了巴黎氣候協定,其意義何在呢?
陳鳳英:
這點我印象非常深。因為當時我沒有想到中美兩國會同時向潘基文遞交我們的文本成本,3日這一天,我在那兒看到,我當時很激動的。為什么這么講呢?我們知道《京都議定書》是在巴黎文本之前那個全球氣候變化條約,我們兩家都沒有參加。為什么?我們看到京都議事的時候美國也沒有批準,美國就沒有加入《京都議定書》。還有我們是發展中國家,當時我們拒絕參加的,這一次你能看到兩個國家同時提議向潘基文,潘基文很激動,因為《巴黎氣候協定》如果要真正啟動,它有一個硬性規定,在排放量占全球55%的至少55個締約方批準之后,新協定才正式生效。55個國家沒有問題,比如島國、小國,包括歐盟,55個國家是湊得起,但是碳排放55%比較難。但我們兩個國家是世界碳排放最大的,所以這樣的話我們做了以后,其它國家馬上會跟進,現在已經是26個國家了,我們想歐盟如果全部參加,小島國也參加,55個馬上夠。樂觀的估計,今年年底就會夠了,之后,30天以后,這個巴黎協議就會啟動,那是一個多大的變化。而且它是一個可持續發展問題,還有經濟可帶動的問題。所以這是杭州峰會最大的額外收獲。
中國網:
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事情。
陳鳳英:
對,全球性的問題。
中國網:
這次峰會發起了《二十國集團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倡議》以及《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聯盟倡議》,剛才您也談到這兩個倡議,您認為這兩個倡議對于中國經濟走出去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有什么意義呢?
陳鳳英:
因為這個倡議就是最具中國特色和最能體現中國方案的。我們認為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的工業化空間太大了,它人口又占這么多,它要工業化,工業化帶動城鎮化,城鎮化帶動基礎設施建設,你想,有多少投資要拉動,所以我們當時說要600億投資非洲。
你剛才講“一帶一路”,“一帶一路”原則上沒有非洲國家,只有北非幾個國家在其中,但是如果“一帶一路”跟最不發達的非洲工業化連在一起,你想我們跟他們的合作度(將有多高)。我們今天講產能合作,我們現在有去產能壓力,而我們的鋼鐵水平又是非常不錯的,那么我們為什么不可以在最不發達的非洲地區工業化當中,幫他們投資,幫他們生產?;ヂ摶ネɑA設施,鋼材是最需要的,所以我覺得這個空間非常大。
在投資、合作當中,我們的企業就走出去了,剛好現在中國企業是需要出去的,我們現在往歐洲和美國走的比較多,而這些非洲地區我們也出去,但相對來說還是少一點。未來從產能合作,互聯互通,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他們的工業化和城鎮化與中國企業合作的空間是非常大,我們“走出去”的步伐肯定要往西走,往不發達地區去。
B20習主席的講話當中,說“中國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國”。這對我感受很深,現在是世界需要中國了,中國也要給世界提供公共產品,互動性明顯在加強。
中國網:
這其實就不是一種單向的輸出了,是我們的優勢,也是他們的需求,這種互動互通的狀態。
習主席在開幕辭中說過,“應該讓二十國集團成為行動隊,而不是清談館。”您覺得此次峰會對G20機制本身的建設方面,特別是對于推動G20轉型將會發揮怎樣的作用呢?
陳鳳英:
這句話也是安塔利亞峰會習主席說的,我們不能清談,我們要行動。就是你有一千個倡議不如一個行動,這次他也講到了。清談往往是辦不了事的,會使別人對你失去信心,這就是為什么大家對逐步感到G20沒有在起作用,因為金融危機中我們雷厲風行地在救經濟或者救危機,為什么現在不行呢?
這次杭州峰會習主席講了一個清談館和行動隊。我們能看到,結構性改革指標體系已經非常具體,比如12個指標體系,它有一個勞動生產率,有一個基尼系數,勞動生產率實際上是科技創新的問題,基尼系數是收支分配的問題。它又有一個就業系數在里面,就業是全球面臨的問題。還有一個環境的問題,環境也在里面。你看到12個系數當中全部包括了,有經濟的,有社會的,有就業,還有我們說科技創新的。關鍵還要兩年一查,就是未來兩年要審查的,過去是不審查的,你承諾就行了,你做怎么樣我不管了,但現在要審查。
另外,我們把比如IMF的份額改革,以及SDR的研究等都納進來了。比如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聯盟要支持地區和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項目,世界銀行要作為聯盟秘書處,支持聯盟發展。還有OECD要來出錢的,11個地區銀行也要支持的,你看這不就實了嗎。
稅收改革最有意思,稅制改革是過去總做不到,但是今年OECD通過G20平臺今年做到了,我想這不是清談,這是我們最實際的。
所以我希望我們一步步往前走,我也認為29個文件不可能全部實現,但是早期收獲是可以的。比如我們說的WTO的貿易便利化我們能不能實現,氣候變化能不能在年底有排放量占55%的55個國家,非洲發展援助問題我們也可以行動。所以我認為我們一點一點在往前走,我們一直說從杭州啟航,可能由虛往實在走。
中國網:
改革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步一個腳印。
陳鳳英:
對。
中國網:
我們知道您此次也是全程參加了杭州峰會,除了剛才咱們談到的這些方面之外,您自己還有哪些深刻的感受跟我們分享一下?
陳鳳英:
首先領導人關系很融洽,從我來講,我在前期就寫了文章,我說非常擔心,因為別看G20好像是一個峰會,實際上領導人的私人關系很重要,習主席在宴會上說了一句話,“錢也好、權也好、利也好,可能都不是最主要的,心是最關鍵。”
為什么這次比較擔心,因為新舊交替,比如巴西新總統來參加了,特雷莎·梅也是第一次,而她跟歐洲已經有很大隔閡了。我們能看到這些“新人”,后面還有呢,因為明年可能還有德國、法國、美國,都可能是新的。但是這一次,我們從他們見面以后的商洽、座談以及開會,都能感覺很融洽,沒有生疏感,這是新舊交替非常重要的,這對我印象很深。
另一個印象很深的是在氣候變化合作的進展,美國、中國都起了一個表率。不要說氣候變化問題,中美在這次會議上從頭至尾都是在合作的。事實上從第一次,就上海2月份的央行財長會議,中美之間在會議上就合作,到了成都會議,我們在剩余產能上也進行合作。而這次你能看到,就是我們兩個領導人見面,交了氣候文書,然后我們3號就發表了中美元首會晤的成果清單,35項,這實際上有引領作用。所以中美給我印象很深。
還有杭州辦會有它的特點,很有意思,就是它相對寬松,柔性外交,這在杭州峰會體現的非常明顯。
中國網:
跟這個城市的特質有很大關系。
陳鳳英:
一個是城市的特點,一個是我們國家希望把這種柔性外交拿出來,這個用得比較好,就是大家不是在劍拔弩張的情況下談不可達成共識的問題,都是柔性的外交,比如我可以跟你見面,雙邊的、多邊的都可以,所以我覺得柔性外交在這次創了一個歷史。過去我們總是以多邊為主,這次是多邊搭臺、雙邊唱戲,這也是杭州峰會很有意思的。所有的大國幾乎都見面了,當然我們為主,首先是跟美國總統,然后普京,然后韓國,還有日本,等等一系列,還有英國,你能看到這種外交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我看到奧巴馬也沒有閑著,他也很忙,在會見,普京也沒有閑著,也在忙。所以你們看到,它已經成為了一個多邊搭臺、雙邊唱戲,敏感問題不在多邊談他們私下在談,所以這樣的平臺開花結果是多方面的了,可能對領導人柔性外交會開一個先例,以后可能會有一個非常好的平臺搭建起來。
中國網:
對于此次峰會的中國特色您有什么感受呢?
陳鳳英:
所有的地方都有中國元素,我們能看到會場的布置,杭州風景,所有地方都是一種巧,所有的會議議程安排的核心都是一個中國元素,或者叫中國方案。
結果我們又看到了一種中國大團圓的方式,所以習主席宣布這是圓滿結束,這多好,然后是豐碩成果。我看了以后都很振奮,我說居然用這樣的形容詞,這樣的形容詞也有一個中國元素。他們到中國來,好像也沒有像過去那么緊張,他們之間的關系都非常融洽。所以我認為東方的特色,杭州的特色都在這里體現出來了。
中國網:
感謝陳老師為我們帶來精彩的解讀。
陳鳳英:
謝謝!
中國網:
也感謝各位網友的收看,下次再會!
(主持人:佟靜 責編:韓琳 文字:孫婉露 圖片:鄭亮 攝像:董超 王宇迪 導播/后期:周姍姍)
針對世界經濟問題的“中國藥方”一直都在體現,就是要標本兼治。此次G20杭州峰會主題提出,要創新、活力、聯動、包容,這為當前世界經濟指明了方向。同時,“杭州共識”也為經濟危機和“后危機時代”達成了四項原則:放眼長遠、擴大開放、包容發展和伙伴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