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首頁 中國發展門戶網 中國科學院院刊
“科學的春天”40年成就與展望
中國科技70年·道路與經驗
中國科技70年·回顧與思考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路徑思考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之路
科技力量讓黑土地“胖”回來
2021-05-27 15:57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韓曉增表示,“到2030年,實施黑土地保護面積2.5億畝,其中黑龍江省1.48億畝,占總的保護面積的59.2%。東北糧倉關系著’中國飯碗‘和我國糧食的戰略安全。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和穩壓器在東北,東北的壓艙石和穩壓器在黑龍江。”
2021-05-25 10:20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形成了以中國科學院等為代表的一批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隨著科技新發展和國內外形勢變化,抓住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機遇,應對中美戰略競爭態勢,實現中華民族“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等,對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成為新的國家戰略任務。
2021-05-27 13:50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重要保障。我國目前面臨復雜的環境污染形勢,雖然近年來的污染控制卓有成效,但環境污染的毒性效應造成的急性或慢性疾病高發風險不容忽視。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的行星科學與深空探測領域發展,為新時代青年學者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深空探測是建設科技強國的重要驅動力之一,而處于萌芽階段的行星科學,則是推動我國向深空探測強國轉變的關鍵因素之一。
碳中和作為21世紀最大規模的有序人類活動,亟待科學應對。全球變暖90%以上的熱量都儲存在海洋中。由于巨大的體量和比熱容,海洋對溫室氣體的響應具有延時性。即使碳中和目標可以達成,海洋變暖、海平面上升等依然會持續,這對未來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的成功研制及良好應用顯著提升了我國載人深潛的裝備研發能力和自主創新水平,為加快建設海洋強國作出了突出貢獻。
保護和利用好黑土地資源,建設糧食產業強國是維持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本文聚焦水-土-種-肥-藥等農業資源要素,分析當前我國東北黑土區在糧食生產、生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關鍵“卡脖子”問題。
近年來,美國限制芯片、計算光刻技術等新興高科技產品和技術的出口,對我國相關高科技產業的發展造成巨大沖擊,也暴露了我國一些重要的產業鏈存在關鍵環節缺失的短板。
面向第四次產業革命,培養能夠實現“從0到1”范式突破的創新人才,并建立高質量創新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不僅是關系到“兩個大局”如何破局的關鍵問題,更是關系到中華民族百年大計甚至千年大計的重大命題。
未來產業是以滿足未來人類和社會發展新需求為目標,以新興技術創新為驅動力,旨在擴展人類認識空間、提升人類自身能力、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未來產業是當今我國能夠和國際創新保持同步的、為數不多的重大創新機會之一。量子信息、生物技術、高端制造等領域將會成為未來產業的重點。
需要聚焦空間和天文、粒子物理和核物理、能源與新材料、地球系統與環境、生命健康等世界科技前沿“無人區”領域,適度超前布局和系統提升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依托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形成一批建制化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芯片產業是影響一個國家長遠發展的戰略產業。其中,處理器芯片是電子設備的“大腦”,支撐了占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約1/6的信息產業。
希望通過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和國際大循環三種戰略路徑,實現以科技創新“雙循環”推動經濟“雙循環”,為我國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及融入國際科技創新大格局提供宏觀戰略參考。
全球變暖背景下,冰凍圈正在持續且加速融化、縮減,凍存其中的微生物被“解封”,一些微生物適應新的環境條件從而復蘇存活,而它們對當代生物圈的影響值得評估。
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之一在于健全青年科技人才自主培養機制,使得青年科技人才能夠在國內科技資源和平臺的支撐下競相涌現。
隨著這種秸稈覆蓋地表、免耕少耕的保護性耕作模式的推廣,梨樹縣曾經變“瘦”的黑土又“肥”起來了,退化的黑土地重煥生機。
2021-05-14 13:53
中國科學院(簡稱“中科院”)6?次辦院方針調整的歷史背景、主要內容、政策邏輯和引領的改革實踐。重點回顧了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的邏輯起點、主要舉措和第一階段的主要成效。從中科院辦院方針調整及相應改革實踐歷程中初步提煉總結了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發展的經驗啟示。
2020-06-05 17:31
推進重大科技決策制度化,是我國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現代國家治理體系及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然而,對于正處于社會轉型期的中國而言,面對一個更加不確定的風險社會,建構科學與決策的關系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與蔓延,是一堂生動的風險社會啟蒙課。在疫情中,關于科學與決策關系的討論,特別是英國“群體免疫”決策引發的質疑和爭議,揭示出風險社會中的循證困境。
2020-06-05 17:15
我國土地資源稟賦和人口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壓力,導致土地資源高強度、高風險利用等不可持續發展問題,迫切需要土地科技創新,轉變土地資源治理模式,提升土地資源治理能力,以及發展以土地資源數字化、精細化、智能化為核心的“智慧土地”。
2020-06-05 17:04
耕地占補平衡作為我國耕地保護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工業化、城鎮化建設占用耕地不斷擴大的重要補救措施。當前,耕地占補平衡面臨耕地后備資源枯竭、建設用地和生態用地占用耕地需求居高不下的困境,地方占多補少、占優補劣、破壞生態等異化行為危及國家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耕地“紅線”就是底線,要確保這條底線不被突破;應根據耕地資源狀況及其與人口、經濟社會關系,差別化設立全國和省級層面耕地保護“紅線”。
2020-06-05 16:50
近年來,我國在鐵基超導材料、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多光子糾纏等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還在中微子振蕩、干細胞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基礎科學研究成果,并已成為全球高質量論文的主要貢獻國之一。但與之形成較大反差的是,我國重大原始創新成果依然缺乏,“卡脖子”的問題依然明顯存在。這意味著基礎研究的源頭知識供給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基礎研究對“卡脖子”領域科技創新的支撐不夠。
2020-06-05 16:18
普遍認知的顛覆性技術包括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區塊鏈、合成生物學、基因組編輯、可控核聚變等。發展顛覆性技術是科技創新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我國科技強國建設的重要舉措。顛覆性技術以快速潛入和替代的方式顛覆傳統技術或主流技術,并引發相應規則和格局的變革,其影響具有潛在性、劇烈性、系統性。
2020-06-05 15:15
隨著我國國際科技合作的不斷深化,如何制定適應當前科技創新和國際合作趨勢、滿足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求的國際科技合作政策,是現階段亟待思考的問題。新時期,應始終重視國際科技合作在各領域的布局,充分結合“一帶一路”建設,有效發揮科技創新合作的先導作用,同沿線國家發展戰略、科技創新需求對接,打造“一帶一路”創新共同體,加強創新成果共享。
2020-06-05 15:04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目標和任務,而科技創新能力是建設科技強國的決定性因素,是國家經濟增長和競爭的基本驅動力量。當前,我國已成為科技大國,但科技發展還處于“大而不強”的局面。中國科技原始創新能力、科技制高點占有能力、科技領域話語權與引領能力指標與美國差距顯著,僅為美國的?25%?左右;基礎支撐能力為美國的?40%?以上;科技貢獻能力指標與美國差距最小,但仍僅為?50%?左右,中國與美國在總體發展水平方面差距顯著。
2020-06-04 16:40
近年來,隨著資源與環境的雙重約束,以及能源科技進步,新能源成本快速降低,能源清潔低碳加速轉型已成為全球發展趨勢。能源轉型不僅伴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同時也是能源科技進步的重要驅動力,科技進步與能源轉型相互促進,正在深刻改變能源發展的前景。能源科技是當今科技創新最主要和最活躍的領域之一。在油氣、氫能、儲能、核聚變能等方面都有可能出現顛覆性新技術,不論哪一種顛覆性技術出現,都會極大地改變世界能源供需格局。
2020-06-04 09:58
空間治理能力相對落后也就成為我國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的突出“短板”。當前,黨中央確定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是建成美麗中國,而美麗中國的載體是國土空間。因此,無論是目標導向,或是問題導向,實現空間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表決定我國全面實現現代化的進程表。即使是著眼于空間治理的各類主體,增強科技支撐能力和應用程度,都將是空間治理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在科技強國建設中,面向中國空間治理現代化的適應策略的形成,對中國實現從小康社會邁向現代化社會的轉型和提升中國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的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2020-06-04 09:28
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實施一批重大工程,是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格局、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標的重大戰略需求。
2020-06-04 09:20
科研將告別“個人英雄時代”,個體科學家、業余科學家的發展空間日趨縮小。與歷史上的“科學偉人”不同,當前科學領域的領軍人物需要更多的領導能力和綜合能力——只有率領團隊,并獲得巨大支持,才能成功作出重大科學成果。
2020-06-03 16:53
新基建有近期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內在需求,但不宜泛化,要著眼長遠,有系統性、質的“代際”飛躍。
2020-05-25 13:24
近?20?年來世界科技呈現出加速發展態勢。隨著新一輪科技變革和產業革命不斷蓄勢,世界已經進入以創新為主題、以創新為主導的新時代,全球科技領域的、國家間的科技創新格局加速調整和重構,而國際經濟社會發展大趨勢對科技創新格局調整和重塑起到重要驅動作用。
2020-05-25 11:35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財政部和世界銀行集團組建的聯合課題組,用了兩年多時間,分析中國發展面臨的新機遇和關鍵挑戰,產生了《創新中國:中國經濟轉型中的增長新動能》報告。
2019-09-17 15:43
“華為過去三十年的成功,是基于客戶需求的工程、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創新的成功。創新一直都是華為的DNA。”9月12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董事、華為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在以“中國科技70年?道路與經驗”為主題的中國科學院第七屆戰略與決策高層論壇上表示。
2019-09-12 17:50
“我國的產業體系要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并使之轉化為自主知識資產,就必須建立自主開發平臺,培養鍛煉自己的技術開發隊伍,進行技術創新實踐。” 9月12日,科學技術部原部長徐冠華在以“中國科技70年?道路與經驗”為主題的中國科學院第七屆戰略與決策高層論壇上表示。
2019-09-12 16:49
“創新成為影響和改變全球格局的關鍵變量,如何準確研判大勢、找準定位,更好地聚焦國家使命和國家目標,真正成為推動我國創新發展不可替代的關鍵力量,是國家科研機構必須解決好的根本性問題。”9月12日,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在以“中國科技70年?道路與經驗”為主題的中國科學院第七屆戰略與決策高層論壇上表示。
2019-09-12 16:37
“把科技創新作為各項工作的著力點、切入點和邏輯起點,以科技強國建設保障現代化強國目標的實現,這是我國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9月12日,科學技術部部長、黨組書記王志剛在以“中國科技70年?道路與經驗”為主題的中國科學院第七屆戰略與決策高層論壇上表示。
2019-09-12 15:41
”杜祥琬表示,我國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核武器發展道路。杜祥琬表示,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的啟動是科學家的戰略眼光和政治家的高瞻遠矚相結合的產物,凝練我國的戰略需求。”杜祥琬表示,863計劃以國家目標作為共同的精神支柱,全國一盤棋、建設國家隊,建設糾錯機制、理論與實驗相結合,重視基礎研究、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
2019-09-12 15:24
新中國成立之初,科技史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議題得到國家的重視。1957?年,中國科學院中國自然科學史研究室的成立標志著科技史學科在中國的建制化及研究隊伍的職業化。在整理歷史資料的基礎上,科技史學者主要開展學科史和專題史的研究。1978?年以來,科技史學科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和高校研究單元陸續成立,多種學術期刊問世,國內外學術交流活躍,國際化進程加快。同時,研究工作從古代延伸到近現代,從中國擴展到世界,不斷拓展新的研究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近年來,高校的科技史學科在不斷調整,帶來機遇和挑戰。
2019-09-11 09:59
1951?年?4?月,北京市政府在“清華以南,海淀以東,京綏鐵路以西,大泥灣以北”地帶為中國科學院“保留相當發展用地”。1953?年?10月,中國科學院入主此地,這里從此有了“大名”——中關村。截至?1966?年,中國科學院直屬研究機構?118?個,分布在北京的有?28?個,其中?22?個在中關村地區。1980?年?10?月,陳春先在此創立“北京等離子體學會先進技術發展服務部”,并拉開了“中關村電子一條街”的序幕。1988?年?5月,北京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在“電子一條街”基礎上誕生。1999?年?5月,國務院決定加快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從此,中關村超越了地域的概念,而成為高科技的象征符號。中關村的輝煌是與中國科學院的發展與體制改革密不可分的。
青蒿素是從中國傳統藥物青蒿中提取的抗瘧藥物。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復方的應用為全球瘧疾耐藥性難題提供了有效的解決方案。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作為全球瘧疾治療的首選藥物,解除了數百萬瘧疾患者的病痛,因此在青蒿素研制中作出了突出貢獻的屠呦呦成為因為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而首次獲諾貝爾科學獎的中國科學家。青蒿素的發現是在一個特殊的社會文化環境中完成的,是一個任務(“523?任務”)帶動科研和學科發展的典型案例,是國家需要與科學研究相互促進的結果。文章回顧青蒿素研發的歷史,考察在設備、技術條件相對落后的情況下,如何通過有組織的科研協作、多機構的優勢整合而取得突破的經驗,探討社會、政治、文化與基礎研究、開發應用之間的互動關系,從中汲取經驗與教益。
文章回顧中國開展水稻和小麥的雜交育種工程,揭示農業科研必須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的神圣使命。中國農業科研體制發揮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堅持頂層設計和規劃引領,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促使農業科技進步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作出巨大貢獻。70?年來,中國培育了一大批稻、麥新品種,實現了作物矮稈化、雜交化、優質化的?3?次跨越,完成了?6?次新品種更新換代。此外,在稻、麥高產栽培方面取得了重大的創新性技術成果,推動了中國糧食生產的跨越式進步。
1952?年?7?月,在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宣告正式成立前夕,已被任命為首任所長的華羅庚就新建數學研究所的戰略目標、方向任務及人才培養等作了就職報告。事實證明,這份重要的報告不僅成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的建所綱領,而且繪就了一幅新中國數學發展的藍圖。文章根據新近整理的華羅庚所長就職報告的文稿,分析了該報告的要點及其對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事業的深遠影響,特別是闡述了在共和國科技史的重要節點,中國科學院的數學家所展示的重大自主創新成果。
文章回顧了中國航天技術?20?世紀?70?年代至今的發展概況,包括運載火箭的系列發展、科學衛星的研制與運行、返回式衛星的研制發射、通信衛星系列化發展、氣象衛星系列化發展、遙感與資源衛星的發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進展、“嫦娥工程”進展,以及載人航天工程進展。簡要總結了中國航天技術發展的歷史經驗。
“兩彈一星”的成功,是中國大國地位的奠基石。從?1955?年我國決定發展原子能,到?1970?年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在“兩彈一星”的研制過程中,中國科學院承擔了與核彈、導彈相關的大量配套科技任務,負責整個衛星系統的技術抓總,完成衛星本體的研制,并建立地面測控系統。中國科學院為我國“兩彈一星”工程作出了重大貢獻。
中國科學院與新中國同時走過?70?年的發展歷程。文章從歷史的角度,考察了中國科學院在不同歷史時期發展的道路和作用:新中國成立初期(1949—1955?年)、“火車頭”時期(1956—1966?年)、改革開放前?20年時期(1977—1997?年)、知識創新工程時期(1998—2010?年)和“率先行動”時期(2011年?至今)。文章指出:70?年來,中國科學院的發展展現了中國科學技術探索、改革、創新和發展的道路;面向未來,面臨新的挑戰,需要深化改革,銳意進取。
根據過渡時期總路線,國務院在?1956?年主持制定《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簡稱“十二年科技規劃”),規劃制定過程中形成了“以任務帶學科”的規劃科技模式。“十二年科技規劃”由?57?項任務構成,其中以原子彈、導彈、計算機、半導體、無線電電子學、自動學和遠距離操縱為最緊要項目。為了制定和實施該規劃,國家充分利用中國科學院等本國科技力量,同時借助了蘇聯的援助。經過不懈努力,終于取得重大科技成就,提前完成“十二年科技規劃”。這使我國補全了學科門類并拉近了與世界先進科技水平的距離,對我國科技、國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國現代科技體制的演變,歷經體系初建、全面規劃、體制改革、構建國家創新體系4個時期。文章通過回顧史實,探討各時期科技體制的指導思想、目標與舉措的變化。研究表明,有利于科技與經濟的結合,是中國科技體制的重要特征;國家發展的目標與需求、世界科技發展的前沿與趨勢,是中國科技體制演變的兩種主要動力來源。
70?年中國科技發展之路極不平凡,科技創新能力從無到有、再到迎頭趕上,科技創新路徑從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再到集成創新和原始創新,科技創新實力從弱小到壯大、再到處于發展中國家前列,實現了歷史性躍升,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充分印證了“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這一顛撲不破的真理。面向未來,中國科技正在成為支撐引領國家創新發展和重塑全球創新格局的強大“中國動力”,我們已經“具備了從科技大國加速向科技強國邁進的基礎和條件”。
2019-09-11 09:53
若要在重要科技領域成為領跑者,在新興前沿交叉領域成為開拓者、取得標志性科技成就,我們就必須瞄準世界科技前沿,追求卓越科學,持續加強原始創新能力。
2019-06-24 13:42
美國、歐盟、英國、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國家和組織對基礎研究高度重視,不斷推出發展戰略,調整科技政策,增加科技投入。我國基礎研究人員數量逐年快速增長,全時當量(一個全時當量就是一個人全年的工作量,非全時人數按工作量折算為全時人員數)從?2011?年?13.81?萬人年增長到?2017?年的?29.01?萬人年,6?年翻了一番。
目前看,我國科技發展中興趣導向型的研究還不夠,科學發現型、預研型的成就還比較少,很多的科學研究還是追著國外期刊或所謂國際前沿在走。
2019-06-24 13:41
對“973?計劃”來講,有一些現在看起來越來越重要的事情,牽扯到環境、生態、農業等。與信息領域研究不一樣,這些領域需要很厚重的積累,需要堅持不懈地、逐步地往前發展。
2019-06-24 13:40
科學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內容,是約束科學共同體乃至整個社會的價值體系、行為準則和社會規范。科研界長期存在的“家族式”組織模式在知識生產模式轉型的時代,面臨創新人才培養、科學前沿探索和經濟社會服務等方面的危機與挑戰,成為制約我國科技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這正體現出我國的科學文化建設相對滯后,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的現狀。從弘揚科學文化的角度出發,凈化科研學術環境,構建激發創新的科研組織新模式,將會為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科技強國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2019-06-24 13:39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科技三會”上發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召。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不僅需要資源要素的支撐,更需要有將這些要素進行合理配置的制度安排,需要新的模式來激發新的創造力。其中,對評價制度的改革在尋找科技體制新模式的改革關鍵舉措中具有基礎性作用。為此,回顧過去,文章從科技體制與科技評價的關系視角重新審視這一問題,從回歸科技評價的本源出發,探究科技評價異化的體制問題。相應地,面向未來,文章從改革主線、改革結構、評價體系?3?個方面提出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科技體制改革建議,為建成百年科技強國提供政策依據。
2019-06-24 13:38
科學技術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而基礎科學則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基礎。只有重視基礎研究,才能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基礎研究作為知識和技術的儲備,既保證為社會經濟發展持續供給科技成果,又能拓展人類知識前沿并促進社會進步。當前,世界各國重視基礎科學研究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質性作用,科技創新政策和治理日益“以任務為導向”。未來基礎科學發展更要關注基礎科學對于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作用。文章從社會需求出發,以人為關鍵要素,重點闡述生命健康、社會發展與自然環境改善、變革性技術發展和提升基礎科學能力的方法等?4?個方面的基礎科學研究進展。
人才是當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創新活動的核心戰略性資源,因而人才培養的有效性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文章立足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新階段對人才的需求以及未來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趨勢,提出未來中國在人才培養方面需要考慮的“雙重轉型”,即人力資本梯度轉型和人才培養模式轉型。同時,通過借鑒主要發達經濟體典型高等院校正在進行的改革新舉措,針對以上兩種轉型要求,提出培育第三級人力資本、利用信息化擴大高等教育內涵以及高等院校結構性改革?3?個方面結論與建議。
2019-06-24 13:36
當前,交叉學科和技術群迸發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孕育,世界科學中心面臨轉移。橫跨信息、物理和生物三大領域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重塑全球科技新格局,科技創新呈現大科學裝置化、全球化協作、數字化賦能、速度加快等特征,人工智能的發展則直接影響人才需求和培養方式。基于這一時代特征的百年科技強國建設,對科技人才的需求包括具有思想性、原創性和多技能的素質需求,科技人力占比進一步提高的規模需求,以及科技人才多元化和國際化的結構需求。
2019-06-24 13:35
科技強國建設是現代化強國建設的戰略支撐。文章從中國建設科技強國的意義出發,總結了科技強國建設的國際經驗和我國建設中國特色科技強國的歷史進程,分析了我國現代化建設與科技強國建設長期性和階段性的統一關系,探討了新時代科技強國建設的階段性任務。文章提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建設科技強國,要進一步提高科技創新要素質量,構建現代化國家創新體系,完善科技強國建設的保障措施。
2019-06-24 13:33
版權所有: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電話:86-10-88828000京ICP證040089號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京網文[2011]0252-08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