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京滬高速鐵路,終于完成了其開工前的最后一項關鍵審批,將進入實質推進狀態。國家發改委日前公布,2007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發改委批復京滬高速鐵路可行性研究報告。多位鐵路專家昨日(11日)表示,鐵路建設、機械制造等行業有望從中直接受益。(《上海證券報》10月11日)
京滬高速鐵路在經過數年討論和反復論證后,終于進入實質推進階段。可以想象,它的開通與運營,不僅給人們出行帶來便利,更為重要的是,鐵路建設、機械制造等部門,以及一些大中型企業,都能拿到訂單和項目,直接從中獲益。
然而,作為一介平民百姓,也非常想從京滬高速鐵路盛宴中分到一杯羹。因為,京滬高速鐵路預計投資1600億元,很明顯,天文數字般的投資項目,政府完全沒有必要唱獨角戲,理應拓寬投資渠道,把國家有限的財政收入,投向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障更為民生的領域。
通讀這則消息,有關融資方面的信息只字未提。記得在去年報道京滬高速鐵路項目時,特別提到了,該項目將組建京滬高速鐵路有限責任公司,專門建設和運營,并將積極探索市場化融資方式,吸收民間資本、法人資本及國外投資,構建多元化投資主體。
如果說,國家繼續支持和執行這種多元化的投資模式,無疑是明智的選擇。原因是,多元化的投資體制,可以讓普通老百姓從中受益。其實,這個方法很簡單,就是批準“京滬公司”上市,讓普通民眾成為其股民,成為能分取紅利的股東。據權威專家測算,“京滬鐵路”通車后,從北京到上海只需5個小時,票價僅為機票的一半;如果項目管理順利的話,8年內就可以收回所有投資。可以想見,這個項目沒有多大的市場風險,投資者如果認領這只股票,其收益前景肯定會十分誘人和廣闊。
這項誘人建議還在于,就目前而言,中國缺少投資渠道,大部分百姓一直把儲蓄當做投資理財的最佳方式。公眾為何熱衷于存錢,不是不想投資,而是十拿九穩的投資項目太少。盡管今年以來股市和基金有所增溫,但普通民眾則是更期望低風險的投資項目的隆重推出。
但是,要實現普通民眾分享紅利的點子,在現有融資體制下尚存在很大困難。綜觀一些國有壟斷行業,譬如,中石化、中國電信、中石油等,甚至一些國家重大項目,都把投資的機會給了外國股民,唯獨把中國內地股民排除在外。所以,筆者認為,現在的問題是,國家應大膽決策,打破既有利益集團干擾因素,讓普通民眾都能順利地買上“京滬高速鐵路股票”,來共同分享投資1600億元巨型項目的盛宴。(吳睿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