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網絡大放光彩的一年。
這一年,“釣魚執法”、“開胸驗肺”、“跨省追捕”等事件,在網絡的強大攻勢下,都一一得到解決。
這一年,政府部門與網絡有了互動:官方主動邀請熱心網友組成了“躲貓貓”事件“網民調查團”,事件得到迅速處理;在“鄧玉嬌案”中,法院在法律與民意間尋求平衡,宣布抗暴但過當的鄧玉嬌為“防衛過當”,判處緩刑;“梁麗案”在網民一片質疑聲中,檢察機關作出了不是公訴案件的結論。
這一年,網民推動法治進步。成都公民唐福珍因拆遷被逼“自焚”一事經網絡曝光后,引發民眾對野蠻拆遷和保護私有財產的關注,五位學者的上書,更是將《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推上修改的議事日程。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統計顯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我國共有網民3.38億。這個龐大的群體對政治的影響正在釋放,那些觸犯公眾道德底線、公權踐踏私權的行為迅速發展成為網絡熱點事件。
“屠夫”:網民代表很多樣
從“躲貓貓”事件、“鄧玉嬌案”到還在審理的“小學生賣淫案”,正是互聯網形成的強大民意,影響和推動了這些案件的進程。一些網友作為網民代表,更是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參與其中。
2009年年初,“邊民”、“風之末端”、“溫星”等網友參與由云南省委宣傳部組織的“躲貓貓”事件真相調查團。他們的“起而行”,一改網民“坐而論道”的傳統形象。
網民“超級低俗屠夫”(又稱“屠夫”)集陌生網友之資前往“鄧玉嬌案”事發地進行調查,并以近乎直播的方式發布信息,更是大大推動了事件的發展。
“鄧玉嬌案”事發2009年5月10日晚,5月14日,“沒有工作又不愁吃喝”的“屠夫”獲知了相關情況后,和幾位網友商議并決定親自前往事發地。
出發前,他公布了自己接受捐款的賬戶,“我自己也捐了2000元”。“為了取得網民的信任和支持”,他把自己和女兒的身份證、護照、港澳通行證等私人信息發布在網上。“讓更多人參與到這起案子中去,讓更多人關注,讓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沒力的敲敲鍵盤一起投入。”
他的行動贏得了網民的信任。正是在網民的幫助下,他順利找到了鄧玉嬌的家人,成功地說服了鄧玉嬌家人并取得信任,聯系到了北京的律師,甚至見到了當時身在醫院的鄧玉嬌,并第一時間在網上發布了探視鄧玉嬌的照片。
回顧自己在“鄧玉嬌案”前后的表現,“屠夫“認為,自己只是扮演了網民和當事人、網民和律師、當事人和律師之間的“橋梁”的角色。
“屠夫”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作為一名網民,他清楚自己能夠憑借的是身后強大的網絡民意。他努力“把案子放在陽光下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