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入夏的上海,天氣有些熱。
盧灣區淮海街道老人日托站里,70多歲的史發英阿婆,剛吃完下午茶點心,已近16時,與其他幾位老人和居委會工作人員道了別,步履輕快地回到她屋里。
同在一棟樓、住在5001室的獨居老人羅秀琳阿婆,這天一天沒出門。因為雙腿有慢性關節炎,樓內沒有電梯,上下樓不方便。此刻,街道助老員小朱正幫她收拾家務,嘮著家常,給阿婆梳了頭發,叮嚀著“晚上最好窗戶開小點”,然后,檢查了一下煤氣灶,小心地帶上門。
同一時候,住在另一個區域——徐匯區康健街道小區里的周靜阿婆、蔡彝老先生,也已經早早把幾個菜碗、湯盆擺在了桌子上,正等著街道配膳服務中心的林師傅來送晚餐。
這是一個平常的下午。對這些老人來說,這樣的生活日復一日,從容閑適。不過,一提起兩三年前,無論是羅阿婆,還是蔡老先生,都很激動:“放在幾年前,肯定煩惱著呢。現在這種好日子,過去都不敢想。”前后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這就是從2000年開始探索、2004年出現重大突破、現在已經慢慢成熟、見效的上海居家養老模式。在養老與為老服務問題上,上海走在了全國前列,與這座城市的“老齡化”速度成正比。
“9073”養老格局的政府責任:
養老問題靠什么保障
早在1979年,上海比全國提前20年進入老齡化社會。最新統計表明:該市老齡化程度再次提速,并呈“高齡化”特征,每五個人中就有一位60歲及以上的老人,增速遠超往年。純老家庭人數大幅上升,全市已達78.72萬人,其中單身獨居老人17.24萬人。
老年人口的增多,給了城市巨大的壓力。對于這些滿頭銀發、步履蹣跚的老人,一個難題是:晚年生活怎么過?
羅阿婆就曾經閃過“真想一走了之”的念頭。阿婆是位遺孀,無業居民。早年,只有290元的遺孀補助,孩子家境又不好,只是每周來一次買點菜放冰箱里。老鄰居隨著房屋搬遷走了,左鄰右舍早就不認識了,家里沒安電話,每天唯一的聲音就是收音機。老人經常看著腫脹的兩條腿,苦悶不已,才有了極端的念頭。
更有一些老人,孤寂地獨守家中,病了、發生意外了,都無法得到及時照料。老人們的困難觸痛了很多人的心。
“最早也試圖借鑒歐美國家模式,推行機構養老。”上海市民政局社會福利處處長章淑萍坦言,一大批敬老院競相建起,但他們通過調查發現,90%的老年人愿意居家自我照料,他們或者眷戀長期居住的環境和鄰居,又擔心被議論子女不孝,所以并不愿意到機構去養老。
一個名叫“9073”的養老格局漸漸浮出水面。按此,上海將使90%的老年人實現家庭自我照顧,7%享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3%享受機構養老服務。這“7”與“3”中,大多數或是高齡、獨居,或是經濟收入低,是老人中的弱勢群體。
當然,此刻的居家養老與傳統不同,是以家庭為基點、社區為依托、專業機構服務為支撐來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同時,上海把“居家養老服務”與同期啟動的“萬人就業項目”計劃結合,幫助“4050”人員重新就業。
但是,最讓上海老人感到有“保障”的,還是幾樁標志性大事:上海“十一五”發展綱要明確把居家養老的服務量化,并列入了指標體系。2004年市政府專門召開居家養老推進工作大會,并制定了兩個文件;“居家養老”迄今已經連續4年納入市政府的實事項目中,也納入市區兩級財政預算里——這在全國,其速度和力度尚無第二。
“非常有效。”3年后回望這幾項舉措,章淑萍笑了:到去年底,上海已建成社區助老服務社233個,居家養老服務人員2.5萬名,覆蓋所有社區,10.5萬名老年人受益;全市108家社區老年人日間服務中心,還為3500名社區老人提供了日托服務……
一張“服務券”背后的制度設計:
誰該享受政府埋單
現實中,為保證好政策在執行過程中不走樣,制度設計很重要。制度的背后是理念,而上海的理念又是什么?
“政府要確保財政補貼,用于那些最需要政府幫助的老年人群身上。”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高菊蘭說。
養老政策對此“因類而異”:對三無、五保老人、優撫對象和有特殊貢獻的老人,由政府購買服務;對低保老人、高齡老人、生活困難老人,由政府補貼服務費用;對身體健康、有經濟支付能力的,則實行優惠抵償的市場化服務。
各個區縣“居家養老服務指導中心”應運而生,尤其必須提到的,是“居家養老服務券”。
看上去,這是一本普通的服務券記錄。淡藍色的字體,一年12個月,每月1張服務券。券上分有“輕度”、“中度”、“重度”幾類等待打鉤的服務評估等級。
為何不把補貼直接發給老人?章淑萍解釋,“現金補貼下去的話,部分老人會舍不得把錢花在自己身上,無法達到政府初衷。”而無法變現的服務券能“強迫”老人把補貼必須用于自己身上。
不同的服務等級,對應的分別是高限為200元/月、300元/月、400元/月的服務補貼。這也意味著,評估的規范、科學、公平,直接關系到老人們的福利問題,也可能是最能引發矛盾的一環。
為此,上海花了一年半時間,借鑒了國外、香港的評估標準,結合上海的實際情況,于2005年制定了一份詳細的“養老服務需要評估標準”。
養老服務項目有陪醫,也有幫助打掃衛生、洗衣做飯。提供服務的,則是由政府招聘的經過培訓的助老服務員。
經過評估,羅秀琳阿婆享受的政府埋單的服務等級為“中”,每個月可獲得相當于150元的政府助老服務。小朱就是由政府“派”來服務的助老員。她要負責40多位像羅阿婆這樣的老人。每天上班,便是走家串戶,根據不同需求,或是洗衣做飯,或是陪醫助浴,或是代購東西。有時候,就是跟老人聊聊天。每個月末,由老人反饋其工作成績,然后由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結算工資。
居委會專職社工也隔三差五探訪。家里開始有了生氣,老人笑容也多了。
“項目化、集約化”的養老服務新路:
錢并不是最大障礙
常有外地人對上海的做法又是羨慕又是感嘆,上海模式學不了,理由是,“上海有著強大的經濟財力。”
這話聽上去不假。2006年,上海僅僅居家養老政府補貼一項,就支出9000萬元,近6萬老人拿到補貼。
“沒有經濟實力,妄談更好地解決民生問題。”徐匯區民政局的周鳳萍科長很感慨,“但也完全可以用不多的錢為老人提供很好的服務,走項目化、集約化的道路。”
康健小區的配膳服務中心就是佐證。這里原屬上海第一福利院,后來街道與其聯手,投資百萬元,根據老年人的飲食特點、口味及生活條件,推出中午4元、晚上3.8元、包括一葷一素一湯及米飯年套餐,并招聘3名助老服務員,購買送飯車,為老人上門送餐。
“社區資源其實非常豐富,比如學校、機關、飯店、醫院,都是可以整合的資源。關鍵是政府如何發揮與整合好這些資源。”康健街道的配膳服務中心現在已承擔每日送餐上門100余份、堂吃的老人十幾位的規模,統一采購、燒制,大大降低成本,既讓老人們享受到實惠,也使政府有限的投入最大化。
盧灣區民政局局長聶元華有個發現:如今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日漸多樣,有“小型化”、“實用性”的趨勢。比如一些老社區,展開鄰里互助式的居家養老方式;通過結對關愛形式,讓志愿者提供一系列關愛老年人的活動;動員社區福利資源,向老人開放;出臺相應政策,推出“以房養老”新模式……
“這些花錢不多,但效果很好。”華東師大人口研究所教授桂世勛坦言:今天上海面臨的,將是20年后全國各地面臨的老齡化問題。而上海模式中的核心理念,值得各地借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