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上班,到漢川!”百萬人口的湖北省漢川市去年竟缺工三萬余人,為此市政府投入近40萬元在省級報紙、電視上連續大做招工廣告。記者日前在勞動力輸出大省湖北省一些地方實地調查時發現,近年來,珠三角等主要勞動力輸入地頻頻出現的“招工難”現象,正在向內地迅速蔓延,且呈現出與沿海地區不同的特征。
“招工難”呈加速蔓延趨勢
吳克文經商數十年,2002年以后轉戰紡織行業,他所成立的博奧紡織品有限公司如今已是漢川市馬口鎮上最大的紡織企業之一,在這個全國知名的紡織大鎮上已經聚集了56家規模以上的紡織企業。但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在經歷了紡織行業回暖的幾年好日子之后,如今卻被缺工的瓶頸卡住了發展的腳步。
吳克文的公司的生產能力是四萬錠規模,滿負荷運轉需要780人,但目前實際只有680名工人,缺工80至100人,企業開工嚴重不足,部分生產線被迫停開,很多訂單不敢接,每個月的損失在10萬元左右。“就在6月初,我們廠又有30人被鎮上新開業的中百倉儲超市挖走了。”吳克文無奈地告訴記者。
為了招到工人、留住工人,吳克文想了很多辦法,工人的月工資水平從2003年的500元提到了現在的1200元,給每個職工宿舍都安上空調,職工食堂一元錢就能吃到四菜一湯,春節時還給外地員工買好返程車票,并登門拜年……用這些激勵措施讓工人感受到被人尊重。
企業的激勵措施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用工難的體制性矛盾并不能得到根本解決。像博奧公司一樣,馬口鎮的紡織企業大都處在缺工和限產的狀態,而且所缺的都是年輕女工,尤其是熟練女工。據漢川市勞動就業局局長李學琪介紹,這個鎮10萬人口,勞動力四萬人,僅紡織企業就需要兩萬名女工,而目前馬口紡織工業園常年缺工3000人。
不僅馬口鎮如此。李學琪介紹說,漢川市近兩年先后引進各類項目358個,其中投資過千萬元的項目85個,加之原有外來企業技改擴能和本地民營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全市企業的用工需求每年增長20%以上。高峰時缺口三萬多人,其中紡織服裝、食品包裝、商貿餐飲等行業女性青壯年勞動力的缺口約一萬人。漢川市漢正服裝城是為迎接武漢市漢正街五六千家服裝企業轉移而建的,可容納800家服裝企業,但到目前仍只有76家企業已經或準備進入,一個重要原因是服裝企業到這里招不到工。
記者在調查中看到,“招工難”不再只是局部現象,而帶有普遍性:武漢市原先只是服務行業季節性缺工,現在商貿服務、酒店賓館、建筑房地產裝飾、部分加工制造及社會服務業五大行業常年性缺工,缺工率一般為20%。咸寧市紡織業共需工人3.6萬人,現仍缺工1.6萬人;各類服務行業共需員工5.6萬人,缺工2.1萬人。就連竹山、鄖西、通城、大悟等欠發達山區也出現了這樣的問題。
據湖北省勞動保障廳調查測算,全省企業常年缺工約40萬人,全省經濟開發區缺工率約為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