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先改革戶籍,還是先解決社會保障?
華東師范大學人口研究所所長 丁金宏
現有改革是財富在主導
中國每年城市人口1%以上的上升幅度,分攤到全國還好,都集中在大城市,那就是1300萬以上的人口壓力。而這一點,恰恰是大城市不愿意放開戶口限制最關鍵的一點。
這就造成了中央政府對戶口是放開的,但是地方政府卻依然十分保守的現象。雖然江蘇等地都在探索放開戶籍限制,但是絕對沒有想象的那樣放開。真正進入城市還是有條件的,比如要買七、八十平米的房子,也就是說要花錢進門。而這一點,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這樣的大城市尤為嚴重。顯然,在這種政策的背后,是財富而不是公正在起主導作用。
戶口并沒有限制住人口向城市的遷移,而且還要有相當多的農村人口往外走,速度不會很慢。而一個勞動力的遷移,跟隨的是他對家庭的供養。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個人,還是社會,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中國的戶籍制度一直無法順利進行,最大的根源在于附加在戶口上的社會保障制度不統一。而國外城鄉之間沒有戶口限制,也源于覆蓋在他們城鄉之間的社會保障制度相對健全。
經過幾年的探討和爭論,社會和學者的觀點已經趨同,那就是,改總是要改的,關鍵是先改戶籍制度,還是先建立社會保障體系。拉美的城市化已經造成了大城市病,這是我們不愿意走的一條路。而建立健全的社會保障制度,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改革思路不變就沒有出路
中國警察學會學術委員、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 王太元
為什么二十多年一直提戶籍改革卻一直沒有解決問題?難道真的只是客觀困難?戶籍改革一直無法深入進行,有很多的主觀原因。最直接的主觀原因就是,人們錯認因果,把全部怨氣、全部力量和全部希望都集中于戶籍制度這個毛之上,其實沒有看到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一整套社會慣例的制度之皮。不用制度去改制度,戶籍改革不僅慢,而且依然是個假問題。
世界各國的戶籍制度,都是依法收集、確認、提供住戶人口基本信息的制度。在計劃經濟時期,把“社會生產、生活決定戶口屬性與類型”的正確關系搞顛倒了,變成了有戶口才有生產、生活資格,變成了用戶口本分配諸多領域的權益。
提倡、關注并參與戶籍改革二十多年的我,理解公眾害怕被諸多相關領域相互推脫責任的正常擔心,但我相信,與看似激進卻無從下手、難以實施甚至可能造成諸多麻煩的“捆綁銷售”思路相比,“分進合擊”改革思路,看似緩慢卻切實可行且社會風險不大。
直接根源于改革開放以來戶籍改革經驗總結和教訓吸取的“分進合擊”改革思路,概括起來就是“整體脫鉤,分頭實施,穩步合成,促進和諧”:
“整體脫鉤”:盡快在現代信息、網絡管理技術支持下實現全國“城鄉戶口登記管理無區別化”,使戶籍屬性不再充當各部門、各地區給公民不同待遇的行政技術條件與保障;
“分頭實施”:“讓戶籍與利益脫鉤”,原先得到戶籍制度掩護的人事、勞動、教育、社會福利等諸多制度,再也不能有“限某某戶口”之類規則,迫使他們不得不進行本來就屬于職權范圍因而無可推脫的改革;
“穩步合成”:諸多領域分頭進行的改革,使各個相關人口群體分別受益,比用一個戶口讓一個人受益的社會效益要大得多,一個一個具體規定不斷變革的“短促突擊”似乎難受,但實際收效遠比“看上去很美”的“整體轉軌”大得多、也快得多;
“促進和諧”: 也就是在積極改革的同時將其穩步固化為法律制度,從而實現全國城鄉人口各項權益的法治公平,形成政府依法規范、單位市場調節、個人自主負責的遷徙自由格局,從而完成所謂“戶籍變革。《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宋雪蓮/北京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