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月15日訊 據英國《衛報》網站1月14日報道,海地遭受地震襲擊造成了重大的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國際社會紛紛表示將向海地提供援助物資和救援資金進行重建工作。然而,由于海地以往在利用援助方面存在巨大漏洞,重建工作面臨嚴峻挑戰,所需資金和時間可能都非常驚人。
文章指出,遭受強烈地震襲擊的海地需要從以往的失誤中吸取重建的經驗教訓,過去10年中該國重建工作已經花費了40億美元,而此次需要的時間和資金都有可能更多。對于過去數十年未能幫助海地擺脫貧困、腐敗和暴力的國際社會來說,海地這個多災多難的島國在地震后的重建將是一項終極挑戰。
過去10年里,海地遭受颶風、洪水和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后,總共有超過40億美元投入該國的重建工作。然而,管理不善、缺乏協調以及國際機構將海地作為新自由主義經濟試驗品的做法導致重建努力一再失敗。15億美元的外債拖垮了海地的經濟,政府入不敷出。更大的危險在于本應用于重建的資金被政府或個人挪用。
第一階段:救援:1至10周
首先是緊急救援小組與政府和社會力量一起搶救被困民眾,清理廢墟,恢復供水和醫療能力以預防疾病蔓延。幸運的是,海地擁有本國的自救組織、非政府組織、宗教團體、青年組織,可以發動起來協助緊急救援。
第二階段:評估:6至10周
聯合國、援助國政府、世界銀行和慈善機構需要了解海地震后的現有能力。港口、醫院、住宅、學校、道路的狀況都很差,除了首都一處商業區外,幾乎沒有供水或供電。水泵和供水管道可能已經嚴重破壞,教師、醫生、工程師和專業人士很多在地震中受傷或死亡。
雖然人們將注意力集中在首都太子港,但部分其他城市和數百個村莊也可能遭受損失。國際開發組織負責人喬-達-席爾瓦表示,“由于媒體的壓力,人們往往急于盡快使所有一切恢復正常。事實上,在恢復工作開始前,需要充分了解破壞程度。這需要有一個短暫的停頓,計劃則需要從今天就開始。”
第三階段:協調:1至10周
2004年海嘯和其他自然災害的救助工作中一個重要教訓是,匆忙開展救助工作會導致援助力量的浪費。樂施會國際計劃主管勞倫斯表示,國家和非政府組織都需要進行協調,“危險在于各個救援機構急于開展工作,各自為戰,重復勞動。問題的關鍵在于,即使在這個緊急階段,也要做長期考慮。這是一次城市災難,人們首先需要資金購買食物”。此外,人們的預期也要進行調整,“住在貧民窟里的人卻想著住進宮殿,當他們無法實現目標時,就可能導致問題”。
第四階段:資金:1至52周
如果真像國際紅十字會所說的那樣,300萬人需要得到安置,眾多基礎設施需要重建,那么海地需要的資金注入可能將遠遠超過印尼海嘯后的70億美元。考慮到海地以往在處理援助問題上的失敗經歷,很多國家可能不會投入資金或者不履行之前的援助承諾。海地是全球最依賴援助的國家之一,而且在處理援助資金方面的紀錄不佳。聯合國指出,腐敗、政府能力低下、捐助者和政府之間的不信任都會阻礙重建工作。援助機構正越來越多地繞過政府,該國行政工作日益混亂。
達-席爾瓦指出,當務之急是做好計劃,“在人們考慮重建之前,重要的是降低遭受自然災害的影響。建筑物設計應該重新規劃,當地社區有效參與是最成功的災后反應,最好的辦法不是依靠援助而是自我發展”。
第五階段:重建:1至40年
牛津大學經濟學教授保羅-科利爾稱,許多國家和援助組織已經提出海地主要重建方案,但是這些方案都缺乏協調性。各國現在需要的不是像開認捐大會一樣只顧掏腰包,而是做出聯合承諾,推動重建工作。
實際上,重建工作將需要幾十年時間。國際社會很可能要仿照印尼亞齊省救災的先例,由政府設立專門機構負責重建工作,并成立捐助基金以協調援助。(雅龍)
|